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11月5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与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共同组织,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城口县科学技术局承办的“2025年大巴山药谷中医药产业科技人才培训班(第一期)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及产地初加工技能提升班”在重庆市城口县正式启动。

本次培训是深化鲁渝协作、共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旨在系统提升区域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水平,为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培训聚焦大巴山药谷周边重点区县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等环节的技术需求与人才短板,面向渝东北三峡库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药谷核心区域的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为期6天的系统化培训。
课程内容涵盖中药保健食品与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政策解读、鲁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材市场趋势分析、药膳健康产品开发策略等核心议题,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等机构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本次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课堂教学外,学员将赴高燕镇星光村淫羊藿GAP种植基地、高观镇蒲池村曲茎石斛驯化基地及重庆天宝药业中药饮片加工厂开展实地教学,深入一线学习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是贯彻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精神的重要实践。以鲁渝协作为纽带,两地科技部门将持续推动技术共享与人才共育,逐步建立中医药产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助力大巴山药谷康养产业与中药材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