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毅力 通讯员 郝爱民 万举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为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变革对经济学基础学科人才的新要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以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为依托,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致力于培养兼具经济学理论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智能技术+经济专业”融合课程体系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以“智能技术赋能专业发展”为核心理念,系统重构经济学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学院采用“新增智能模块课程+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的双轮驱动模式,针对各专业特点设置了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智能技术应用课程。经济学院开设建设跨学科专业(金融科技),进行实践探索。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重点推出了《数字经济学》《大数据分析》《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并对其进行整合升级,积极推进数字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从传统的“标准化生产”转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生长”。学院着力构建“基础理论—核心专业—实践应用”三级递进式课程体系,实现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推进“数字技术+”课程改革,通过学习通在线课程、雨课堂在线课程、特色案例库等项目,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学院90%以上课程均建有在线课程平台,便于开展开放式共享、多样化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有效共享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覆盖,强化学生“数字+”能力培育。
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方案。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经济学院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升级。学院采用“一专业一方案,紧扣实践特色创新”的更新策略,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更新后的培养方案每个专业均新增了2—5门专业+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增设了2—6门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并确保每个专业开设不少于6门产教融合课程。在教学中优化“数字+”教学过程,开创教学生态新局面。
学院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数字技术演进和行业反馈迭代培养方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经济学院坚持质量导向的教育理念,更凸显了其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前瞻性布局。
突出特色推进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
在教材建设方面,经济学院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致力于开发融合AI技术与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教材。学院积极推进前述数字化课程,由教师团队撰写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的数字教材,如《数字经济学概论》《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教材,并积极推进相关教材及时升级改版。在教材编写理念上,学院强调“AI+专业”融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深度融合,才能使课程更具生命力和实践价值。
经济学院紧扣学校发展特色,撰写出版特色教材,如《航空经济理论与实践》《飞行器贸易概论》《航空金融》《航空保险》《航空工程经济学》《航空技术经济学》等特色教材,同时,还对教材建设项目化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包括项目化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数字教材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案例库建设等。其中,《航空金融远期利率协议虚拟仿真实验》《飞行器贸易概论》获批河南省第二批一流课程,《航空金融》获得河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教材立项,《航空工程经济学》获得校级规划教材立项。这些举措为学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深化课程及教材建设以及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师资队伍“数字+”能力建设
培养数智化经济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此,经济学院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AI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经济学院不但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培训,还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与实训指导,完善校企师资互聘共培机制。学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通过选派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等计划,打造优质“双师型”教师,保障教学质量与时俱进。学院还积极引进数智领域专家,吸纳行业最新标准与真实案例,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通过这些举措,学院建立起一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师资队伍,为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航空经济与低空经济特色人才培养
经济学院紧密结合学校航空特色,积极对接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将航空经济与低空经济纳入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中突出“航空+”“低空+”模式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全良书强调,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结合“十五五”规划一体布局,系统谋划。邓中亮校长要求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经管类人才培养、低空经济融入教学体系等方面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经济学院积极研究低空经济理论与文献,以《低空经济:国家战略新引擎》为主题开展专题学习,从战略升维、空域破题、产业透视等维度深入解读低空经济。这些举措使经济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更加贴合国家战略需求,凸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前瞻布局。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通过这一系列扎实创新的举措,正在构建起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范式。随着改革项目的深入推进,学院有望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输送更多掌握经济学前沿理论、具备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未来,经济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优化课程体系,为数字经济时代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