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郭家乐 任肖琳
近日,由中铁六局电务公司第一区域项目部研发的“轨旁设备装配式检修平台”,凭借绿色环保、高效耐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维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此前,集通铁路沿线检修平台多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工艺,不仅施工中产生大量粉尘和建筑垃圾,破坏草原土壤结构,且易开裂导致3-5年就需翻新重建,反复扰动生态环境。新型装配式检修平台的应用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采用树脂纤维材料模压成型,从源头规避水泥生产的高碳排放,使用寿命延长至20年,相当于减少四次传统平台更换带来的生态干扰,为沿线构筑起持久的“绿色屏障”。
“‘搭积木’式的装配工艺让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技术研发负责人王建清介绍,新平台可在铁路天窗点外完成预拼装,点内正式安装仅需60分钟,较传统工艺缩短80%时长,全程无粉尘、无废料产生,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植被与土壤原貌,特别适配草原等生态敏感区域。
面对内蒙古-50℃至80℃的极端温差和频繁风沙,该平台经多项工况验证可稳定运行。在经济效益上,其轻量化结构便于运输安装,模块化设计支持拆装周转复用,每平方米施工成本较传统水泥基平台降低约45%,大幅减少人力投入和重复建设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目前,该技术已在集通铁路多个区段推广使用。未来,中铁六局电务公司第一区域项目部将依据环保成效持续优化技术,推动其在更广范围落地,让铁路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为草原及更多区域的交通发展守护绿色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