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我是2019级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学员,三年学习下来,感觉课程都很实用。”11月6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华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下华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在山东省村(社区)干部专科学历教育素质提升工程(以下简称素质提升工程)调研现场,陈晓凤有感而发:“《农村政策法规》让我在处理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时用法治思维把老问题理顺。还有《农村电子商务》让我把手机变成‘新农具’。今年9月,我又参加了县里的电商直播培训。这种接地气、有干货的课,真是我们基层干部最需要的‘秘方’。”
当天,众多参加素质提升工程的毕业生现身说法,罗列着自己的改变。据了解,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学历提升被视为困扰基层干部成长的难题。为破解这一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的瓶颈,2015年8月,山东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中开展专科学历教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山东开放大学率先响应,将“基层干部培训”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山东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宁继红向记者介绍,十年来,我们以“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学历提升”三维赋能为核心,创新构建“省级示范培养+市级特色培养+线上日常教学+统一考试评价”的省市分级分类教育新范式。
“量身定制”课程破解基层干部成长瓶颈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山东有关部门面临着一大挑战,那就是村(社区)“两委”成员文化程度还不高、知识面也不够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
“实际、实用、实效”三大理念对应着瞄准实际痛点,课程讲究实用,效果务必落地解决难题。宁继红表示,我们根据基层干部实际工作需求和自身学习特点,“量身定制”课程。每学期面授集训时间不少于20天,突出农村和城市社区实际工作能力,以“送教下乡”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把课堂设在学员身边,把教室变成解决工作难题的“研讨室”。
作为2018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沂水县崔家峪镇妇联副主席、磨峪管理区副书记武明明从2015年就参加了专科学历教育,是上述工程十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她的感触是:“给我锻炼最大的活动,我觉得是‘学员上讲台’,不仅锻炼了我写、讲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对汇报工作、做群众工作,包括考编面试,都特别有用。学历教育真的给了我胆量、能量,也让我更有力量。”
2022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沂水县富官庄镇朱双管理区主任王冠心里还藏着一件“小事”。“2020年冬天,我们去许家湖镇一个先进村观摩,看到他们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闲置劳动力就业,很受启发。回村后我也照着干,成立了农业服务合作社,当年就营收30多万元,集体和村民都受益。”王冠说,“除了上课、讨论、党性教育之外,我最认可的就是现场教学。”
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干部队伍
地处山东省中南部的沂水县是素质提升工程的一个样本。
沂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从发向记者透露,沂水县在全省率先构建“中专夯基础、专科强技能、本科育精英”的学历教育体系,培养专科学员1074名、中专学员3065名,实现“一村一学员”目标。据了解,该县378个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学员占比超50%。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东开放大学累计招生47431人,毕业37706人,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培育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干部队伍。
“2015年至2025年,全省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十年磨一剑,为乡村与社区锻造了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头雁’,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动能,让基层发展更有方向、治理更有精度、民生更有温度,绘就了乡村繁荣与基层善治的生动图景。”山东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忠强表示。

2023年度优秀学员张欣将课堂所学的电商知识融入乡村实践,开展助农直播,推动家乡蜜桃、板栗、烟薯等特产销售,2024年助农直播销量突破60万斤,获评“山东省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