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立冬后典型健康问题应对需绕开“误区”

2025-11-06 22:16:0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11月7日立冬后,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认为“冬补就得大补”,用膏方进补能提高抵抗力。“有些人是湿热体质,如果膏方进补等于‘火上浇油’。”在1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提醒公众,冬补不等于蛮补,膏方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补剂,要根据具体情况开出膏方。

立冬后,气温降低、气候干燥,不少人会出现冬季特有的典型健康问题,针对这些健康问题的处理却存在不少“误区”,有的甚至越做越错。“一些急性感染患者,比如得了感冒、肺炎、胆囊炎或急性胃肠炎等,为了更好扛过疾病,进服膏方,反而把我们中医认为的‘病邪’闭在体内,导致邪气不能正常排出,加重病情。”齐文升说。

进入冬季,气候干燥,慢阻肺病容易加重。有些慢阻肺病患者只有在感觉气喘、不舒服时才用药,症状消失就自行停药,还有些患者认为打呼噜说明睡得香。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周敏表示,慢阻肺病是终身疾病,症状减轻不代表治愈,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尤其在冬季易出现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还需要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

“打鼾也不代表安睡状态,反而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信号’。”周敏说,如果出现头痛、嗜睡、血压难以控制等情况,就要及早就诊,减少急性加重风险。尤其对于肥胖的慢阻肺病人来说,很容易出现共病,需要通过减重、呼吸机治疗等方式避免加重。

糖尿病患者在冬天也会遇到能量储备与摄入糖原的矛盾,认为主食不能吃,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主食并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如果将质和量把控好,通过粗细搭配、适量控制,能够维持血糖相对平稳。”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说,“主食越少越好,甚至完全不吃”的观念应该纠正,“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也是误解。“无糖”不代表“降糖”,而是不含蔗糖或添加了甜味替代品,这样的食品如果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吃多了血糖也会飙升。

与会专家表示,立冬后日照时间渐短,寒意渐浓,室内活动增加,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风险随之上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食疗、适当运动、拒绝熬夜,固护人体阳气、绕开健康“误区”,实现平稳过冬。

(图片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