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百千万工程”三年攻坚交出亮眼答卷

2025-11-08 11:58:3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一台机器人流畅滑行至舞台中央,精准地向广州市海珠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伸出手臂,完成了一次象征AI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的“握手”……近日,广州市海珠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主题新闻发布活动,以极具未来感的方式拉开帷幕。这一刻,也展示出海珠区三年来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鲜明底色——数智经济驱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动能蜕变:AI生态聚势成群,发展引擎全面提速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海珠锚定‘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总体定位,直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深层矛盾,从‘牵动全局、惠及长远、根深叶茂’的高度深化认识,以‘一核统领、一体规划、一链升级、一键破题、一会兴城’的‘五个一’系统打法为核心抓手,打出一套加力提速的‘组合拳’,形成一套长期有效、久久为功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海珠答卷’。”海珠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在主发布环节指出。

强劲动能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上:全区现集聚泛人工智能企业超7000家,超100家大模型企业实现盈利,产业规模破30亿元,琶洲也连续两年上榜了福布斯中国CBD竞争力十强。三年来累计落地抖音华南创新基地等50亿级龙头项目7个,引进快手电商、抖音电商等优质项目500个。

活动上,广州市海珠区人工智能生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它标志着海珠区在构建“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上迈出关键一步。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其使命是成为产业发展的“超级连接器”,聚焦“找政策、找资金、找算力、找人才、找伙伴、找智力、找空间、找场景”的“八找”服务体系,为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

由海珠区与清智孵化器联合打造的琶洲模方,是广州首个大模型孵化培育平台。会上,一批代表行业前沿方向的项目正式落地。

品质跃升: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民生服务温暖贴心

“百千万工程”既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海珠区在锻造经济硬实力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焕新和民生提质,让发展成果可感可及。

在公共服务领域,海珠区也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在“AI+公共服务”——海珠区人社融合服务港发布仪式上,海珠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以“打破行政迷宫”为题,介绍了一项颠覆性的服务创新。

近期,该局联合政务和数据、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率先在全市推动“个人创业一类事”落地,19个创业相关事项实现一次办成。

“群众办事有时像走进迷宫,我们的目标就是提供清晰的‘导航’。”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服务港一体整合了就业、创业、培训、权益保障等5大服务区域,以需求场景为核心重构流程,推出10个“公共服务套餐”。

在医疗领域,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大力推进“穗小伊”AI就医助理在辖内医疗机构的落地应用,“穗小伊”可提供科普问答、预约挂号、智能导诊等AI服务,市民无需多跑腿、不用反复排队,在家门口、手机端就能快速获取精准的医疗指引与服务,海珠区中医医院、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海珠区口腔医院等多家医院已实现全流程陪诊服务。

绿色赋能:生态颜值变价值,社会协同聚合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珠区将绿美生态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内在要求,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在“AI+绿美海珠区”——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圈环境质量实时展示点发布仪式上,海珠区林业和湿地局负责人宣布,在北山广鹰科技创意园、海珠区同创汇等重要节点,公众可通过实时数据展示点,清晰查看PM2.5、负氧离子等关键环境指标。

“这不仅是将绿美建设成果‘可视化’,更是以真实的生态数据赋能招商引资,让‘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举措的背后,是全国首个覆盖湿地全域的无人机组网监测系统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撑。

据介绍,海珠区系统推进集成式改革,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均纳入市“一区两品牌”改革项目。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超3.6亿元支持省内横向帮扶,助推三大共建产业园提质增效,助力10个特色产业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