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在国家层面第一次系统性部署经济社会应用场景,为各领域、各主体开展场景培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长城战略咨询场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朱志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施意见》提出,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扩大生产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供给,推动场景资源开放,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路径,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朱志华解读,综合性重大场景能够为产品、制度、市场、基础设施等提供全方位验证环境,加速未来产业体系生成;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聚焦制造、交通、应急、矿山等行业,开展全产业链技术、产品、装备、制度的集成验证,指引行业领域系统化转型升级;高价值小切口场景聚焦各领域真实痛难点问题,通过快速部署、快速迭代,点对点形成一批高质量解决方案。
《实施意见》围绕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其中,在数字经济领域,《实施意见》提出,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安全防护等领域技术创新,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意见》明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更好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发展需要。
在制造业领域,《实施意见》提出,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生物、工业智能等核心技术应用,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高标准数字园区、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向自主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产品开放应用场景,遴选培育工业领域垂直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
“场景培育和开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围绕全流程环节构建工作体系。”朱志华分析,《实施意见》体系化部署场景工作,从场景开放、资源配置、要素支撑、制度政策保障等维度提出了工作要求,为各领域、各区域开展场景培育和开放工作提供了工作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