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11月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联合20余个央国企、科研院所及优秀民企共建的“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展。展览围绕“什么是好房子、怎么建设好房子、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三大核心,设置样板房、智能建造、未来科技等10大展区,依托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改造的会展空间,集中呈现中国建筑行业向“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转型的最新实践。

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曾是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首钢园区,如今已转型为融合工业遗存与现代文明的城市活力中心。本次展会的举办地首钢会展中心8号馆,本身就是“好房子”技术理念的直观体现。展馆采用低水平预应力张弦梁钢架结构,打造出45米跨无柱空间,既保留了工业建筑的独特风貌,又展示了钢结构建筑的先进性能,以“展品即展馆”的设计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建筑技术的创新魅力。“选择首钢园区举办展会,正是基于这里工业遗存的厚重底蕴与创新技术的蓬勃生机,为展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绝佳平台。”首钢集团副总经理王建伟表示。

展会现场,首钢近零碳好房子吸引了大量关注的目标。在156.91平方米的样板房中,仅用一根承重柱就撑起7.2米宽的客厅,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赋予住户更多布局自由。展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近零碳好房子借鉴制造业模块化理念,将住宅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住户可像搭积木一样根据家庭结构变化重新配置空间。更具创新价值的是,其适配家庭全生命周期的设计,通过可移动隔墙系统和标准化接口,同一住宅可灵活转换为单身公寓或三代同堂居所,满足不同阶段居住需求。
为达成减碳目标,首钢近零碳好房子构建了涵盖能源系统、材料循环、智慧运维的完整技术体系。“这并非依赖单一技术,而是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王建伟将其总结为“开源”与“节流”的协同创新。开源方面,屋顶光伏板覆盖率超65%,年发电量可满足社区公共区域用电,相当于为建筑配备了“绿色发电机”;节流方面,通过高性能围护结构、热回收新风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将建筑能耗降至最低,系统可实时监测室内环境,自动调节温湿度与空气质量,以节能方式维持舒适居住体验。
行业人士指出,建筑行业正从“建造”向“智造”转型升级,首钢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趋势。其近零碳技术体系将绿色建筑从单体节能升级为社区级碳减排解决方案,与国家“双碳”战略及住建领域绿色化转型方向相契合。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围绕“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为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推动更多绿色智慧住宅走进寻常百姓家。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