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先锋,广东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11-09 08:55:2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龙跃梅 罗云鹏

作为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的“夸父”,最近火了一把。11月2日,“夸父”在单臂1.6公斤的负载下,以高度拟人的奔跑姿态,顺利完成百米传递任务,成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科技创新的“先手棋”。

“夸父”立足的广东,是一片创新沃土。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9年蝉联全国榜首,研发经费投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稳居全国第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广东集腋成裘、厚积薄发。

练就创新“真本领” 企业登台“唱主角”

近日,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新凯来公司旗下启云方公司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

这一成果展现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的能力,标志着该领域长期以来的技术空白被成功填补。启云方电子工程EDA BU总裁袁夷表示:“目前两款新品已商用落地,超两万名工程师实测反馈积极,性能比肩国际巨头。”

在广东,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主力军。数据最有发言权——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一个个数据,展现了广东企业创新的“真本领”。

要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须把创新资源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广东给出的破题之法是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先锋。以技术攻关为例,广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企业牵头项目超半数、企业参与项目超90%,从企业场景中凝练科学问题,直面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

前不久,在第138届广交会上,视源股份的MAXHUB A3智能柔性机械臂完成了一场精细的“指尖芭蕾”。只见在VIO手柄的实时控制下,它仅用3秒便精准地将线头穿入了直径不足1毫米的针眼。

视源股份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机械臂目前已在实际工业场景中完成‘无序分拣’‘附件盒打包’等复杂任务,换线调试时间仅需2到3天,真正助力企业打通工业自动化‘最后一公里’。”

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发布、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攻克智能单孔手术机器人设计制造技术……越来越多的原始创新诞生于企业。目前,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3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7万家。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企业正成为广东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

传统产业有奔头 新兴产业有搞头

酱油酿造可以用AI吗?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味业”)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选豆是酿造酱油前的准备工作,“豆脸识别”让这项工作变得又快又准。海天味业设备工程师李闻哲介绍,设备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AI技术,进行360度无死角拍照,实现黄豆甄别的功能。在“豆脸识别”的加持下,海天味业已经实现了全年超2.5万亿颗黄豆的全检。

在海天味业,AI在质量检测环节也有用武之地。通过“AI电子鼻”,酱油香气质量得以被快速定性并智能评级,确保每一滴酱油都醇香鲜甜。目前,海天味业已经实现了产品全流程的AI赋能。

近年来,广东持续抓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十四五”期间,该省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创新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整体“链式改造”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模式。

对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壮大,广东也不甘人后。该省聚焦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优势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1月3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这标志着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贯通。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表示,工厂的投产将推动制造成本持续优化,产品商业化运营也具备产能保障,个人飞行时代将加速到来。

目前,广东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7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40%。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992亿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表示,广东将坚定不移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发挥应用场景多、产业配套强、成果转化快的优势,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