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11月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页岩油生产基地——长庆油田页岩油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吨,标志着我国陆相页岩油迈入规模效益开发新阶段。

据介绍,长庆油田今年已完钻页岩油水平井144口,目前生产页岩油超过300万吨,年内页岩油年产量将攀上350万吨。长庆油田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埋藏于地下2000米以深地层,储层压力远低于常规油藏,储层渗透率仅为常规油田的千分之一,常规技术难以实现有效开采。
长庆油田从2011年开始技术攻关,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先后开展12.8万次室内实验,部署80余项现场开发试验,在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模式上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全球首个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的陆相页岩油田。
2018年以来,长庆油田科研团队打破传统找油理念,历时3年探索实践,利用黄土塬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给地下数千米深处的储层做“高精度CT”,形成并完善了陆相淡水湖盆页岩层系源储共生富集成藏理论,成功破解陆相页岩“源储一体”的科学密码,探明了地质储量超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
面对“采不出”的技术困境,长庆油田针对储层超低压特性,明确“压裂造缝+精准补能”核心路径,通过压裂在致密储层中开辟人工通道,高压注入能量载体激活油藏,为油藏搭建起高效开发的渗流通道;打破国际油服公司技术垄断,自主研发可溶金属球座、多功能压裂液等12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应用二氧化碳驱油绿色高效技术增加页岩油采出程度,驱动单井日产量从1.5吨提升至18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长庆油田探索创新“水平井丛式布井、橇装化组合建站”开发模式,创造了水平段超5000米世界纪录和单个平台部署31口水平井亚洲纪录。随着国内首个页岩油物联网云平台和无人机集群巡检系统相继投用,长庆油田百万吨级单位产量用工量减少80%,实现了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
长庆油田页岩油从起步到累产1000万吨用了12年,而从1000万吨攀升至2000万吨仅为3年。作为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先行者,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不仅建成国内最大页岩油生产区,还为我国页岩油资源规模化、效益化开发提供了认识规律和实践经验,对提升国内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长庆油田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