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截至2024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达5325种,较2023年增加114种。

《蓝皮书》显示,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趋势显现。全国已初步形成6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期刊集群,涵盖期刊3294种。同时,学术影响力也持续增强。引证数据显示,2015至2024年十年间,国内期刊共发表论文约1200万篇,累计被引约7100万次,篇均被引频次接近6次;高被引论文数量达到15.8万篇。
此外,我国科技期刊学科覆盖全面。以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收录的4641种期刊为统计样本,2024年我国科技期刊共发表可被引论文104万篇。在60个学科中,有32个学科年发文量超过1万篇,合计占总发文量的95%。高校仍是科研产出的主力,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中占比超过80%;医疗机构在临床医学领域占主导地位;企业在工程技术类学科表现活跃;科研机构则在天文学、核科学技术等特色学科中发挥关键作用。
《蓝皮书》显示,中英文科技期刊形成互补发展格局。在国内传播方面,中文刊的刊均下载量达17万次,高于英文刊的1.44万次。在国际层面,英文刊的刊均被引频次约为中文刊12倍,影响因子为中文刊的42倍,境外引用作者人次为中文刊的54倍,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作用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社团成为建设一流期刊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协持续推动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并将期刊质量纳入学会评估体系。2024年,中国科协主管期刊539种,全国学会和省级学会参与主办的期刊达1437种。在评估排名前20的全国学会中,多数拥有一流期刊。
中国SCI期刊数量与发文量稳步增长,但整体规模仍显不足。2024年,中国入选SCI的国际期刊共247种,全年发表论文约4万篇,占全球SCI论文总量的1.7%。尽管期刊载文量有所提升,但这一规模与中国学者全年发表的83万余篇国际论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中国SCI期刊论文作者以国内为主,国际出版能力尚需提升。2024年,中国SCI期刊所发论文中,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共3.5万篇,占总量的88%,但仅占中国学者全年国际论文总量的4.2%。换言之,超过95%的中国学者论文仍发表在境外期刊。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国际科技期刊出版能力尚不能满足本土科研产出的发表需求,建设国际一流期刊任重道远。
不过,中国SCI期刊在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2024年,中国SCI期刊刊发论文的引文影响力为5.11,高于中国学者全部国际论文的3.51,也显著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同时,Q1区论文数量从2022年起占比超过50%,2024年已达2.7万篇,占比68.7%,这意味着中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认可度在提高。
(中国科协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