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贸市场智慧监管让百姓“菜篮子”更安心

2025-11-11 15:27:1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蒋倩

在广西的农贸市场里,消费者的手机不再只是支付工具,还成了便携的“公平秤”;商户摊位前一张张“笑脸”“哭脸”标识,成为顾客选购的“风向标”;“先行赔付”制度让维权不再难,信用积分管理让诚信“看得见”……一场以智慧化、信用化、法治化为核心的农贸市场监管变革,不仅优化了市场运营效率,也为消费者和商户打造了更加可靠、便捷的交易生态。

智慧赋能,手机成了“放心秤”

“以前总是担心秤不准,现在只需把手机往上一放,心里就踏实了。”11月7日,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德诚农贸市场,正在购物的陈女士笑着说。

陈女士提到的“手机变砝码”,是广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消费者只需将手机在市场入口、肉类水产等重点区域设置的标准秤上称重,并贴上克重标签,便可将其作为“参照砝码”,随时核验商家电子秤的准确性。目前,全区已设立此类服务点425个,有效遏制了“鬼秤”现象。

此外,广西市场监管局还创新推行“互联网+智慧农贸”监管模式,依托广西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追溯平台“桂食安”生成商户主体码。

广西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处长姜正利介绍,农贸市场内每个摊位悬挂的“商户主体码”犹如一张“电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户信用评价、食品快检结果、肉类溯源信息等。监管部门则通过“桂食安”平台对经营主体进行全过程监控。

“一扫便知,买肉买菜更安心。”防城港市民黄先生表示,信息的透明化大幅提升了购物的安全感。

在防城港市港口区八爪渔城市厨房农贸市场,经营户李老板的摊位前贴着醒目的“笑脸”标识。“自从上了‘红榜’,老顾客更信赖,新顾客也愿意来,生意确实更好了。”他笑着说。

广西还推出农贸市场积分管理和“笑哭脸”信用公示制度,每月对商户进行量化评分,依据得分情况动态公示“笑脸”(红榜)或“哭脸”(黄榜)。年度得分较高的商户更有机会获评“金牌诚信经营者”,并享受减免租金等激励措施。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公示“笑脸”商户3829户、“哭脸”商户63户,成功树立了“守信受益、失信受戒”的鲜明导向。

制度护航,从“管行为”到“建生态”

“遇到问题直接找市场方,赔付很快,不用再和摊主扯皮。”消费者刘女士对市场实行的“先行赔付”制度赞不绝口。防城港市八爪渔城市厨房农贸市场总经理贾瑞敏也表示,“信用积分”和“先行赔付”这两项措施,切实为市场管理解决了诸多难题。

“市场监管各项制度落地实施后,市场的整体营商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食用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客流量显著增长,消费纠纷大幅减少,群众更愿意前来我们这里采购消费。”贾瑞敏说。

目前,全区已有320家农贸市场建立并严格执行该制度,累计赔付金额达1.73万元。广西梧州市更是创新推出“党员先行赔付专岗”,针对小额纠纷实现“30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的高效处理机制,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我们不再仅仅是单打独斗的执法者,而是更像协调者和服务者。”防城港市德城农贸市场辖区市场监管所所长谢宴良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精心设计的制度安排,广西市场监管部门成功激发了市场开办方的管理积极性,推动经营户从“被动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争当先进”,进而构建了政府、市场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治理新生态。

截至目前,广西已有320家农贸市场成功实施“十个一”监管服务举措,监管服务覆盖率达到47%。姜正利表示,下一步广西将继续积极探索AI智慧农贸监管模式,加快推进“法治化、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社会化、专业化、预防化”的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旨在让民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拎得更舒心、更安心。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