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运维守护塞北绿电“长城”  无人机助力“沙漠变绿洲”

2025-11-11 18:39: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11月10日,主题为“智护每一度绿电”的大疆行业应用分享活动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举行。活动公开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新能源基地建设和生态治理中的创新应用。

在全球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的现场,光伏板离地高度提升至1.5米及以上,为板下种植牧草和发展养殖提供充足空间,便于后期生态修复与农牧活动实施。但明显高于普通项目0.8—1米的高度也大幅增加了基地维护检修难度,如果采用传统人工巡检,完成一次全面巡检需要180天。

“正是基于对行业深层需求的洞察,我们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推动光伏巡检的智能化升级。”大疆行业应用能源行业负责人宋天奇介绍,无人机智能化巡检可在复杂场站环境中全面保障飞行安全,让用户能够放心部署、高效使用,真正实现光伏电站运维的数字化与精细化。

据悉,三峡集团多个新能源场站已经生成全新应用场景,无人机智能巡检不仅解放了人力、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也保障了巡检的精准度,识别故障准确率达95%以上。三峡蒙能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刘畅表示:“新能源智慧运维模式实现沙漠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双赢,在传统的人工巡检的模式下,巡检过程需要2组人员(每组2人),每天采取手持红外设备的方式最多仅能巡检1000块左右的光伏组件。现在在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情况下,以先导光储电站为例,平均每日巡检约30000块光伏组件,整站巡检完毕用时36天,效率较人工提升26倍以上。”

在活动现场演示环节,大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工程师汤秋枫展示了一系列新品,值班人员在控制室轻点几下鼠标,无人机自行起飞,在智控平台的引导下飞往指定光伏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故障识别,完成巡检后自动生成报告。据介绍,目前大疆机场已应用于1000多座新能源电站,无人机巡检方案在国内的新能源场站覆盖率达50%,覆盖暴雪、沙尘、冻雨、大风等多种极端天气和高原、盆地等特殊地理位置。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