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突破开辟康复医疗新路径

2025-11-12 13:38: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刘桂源

近日,在四川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浪潮中,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成熟产业化实践,成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典型标杆。该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智能康复设备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康复机器人市场的垄断格局,为我国医疗康复产业链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了解到,我国残障人口基数庞大,脊髓损伤、脑卒中等患者的康复需求极为迫切,而传统康复设备普遍存在智能化水平低、个性化适配不足、康复效率有限等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程洪教授团队瞄准临床痛点,历时8年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最终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外骨骼机器人。

据悉,这款外骨骼机器人在技术性能上实现国际领先,不仅突破毫米级步态控制精度,能精准匹配不同患者的运动需求,能耗还较同类国外产品降低40%,大幅提升设备使用续航与实用性;同时累计获发明专利授权30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商标30余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2项。

此外,团队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416医院等机构共建临床试验基地,完成120例截瘫患者临床测试,充分验证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于2018年获全国首批CFDA认证,成为四川省首个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

截至目前,该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广核416医院、首都医科大附属天坛医院等500余家医疗机构应用,惠及患者超50000人次,帮助众多截瘫患者重新站立行走,患者康复训练周期平均缩短60%,极大减轻了家庭与社会的康复负担。

下一步,程洪教授团队将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学研究所建设康养机器人研发中心,同时由电子科大机器人中心牵头,电子科大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协同研发下一代脑机智能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处于取证阶段),进一步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同时针对老年群体需求,开发轻量化辅助康复设备。此外,还将探索“里程碑式”收益分配模式,根据产品研发、注册、上市等关键节点动态调整激励力度,持续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