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为飞机“问诊治病”

2025-11-12 19:43: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于紫月

狭小的飞机设备机舱内部,昏暗逼仄、机器轰鸣。

孙志强既不胖,也不高,但机舱空间实在狭小,他只能佝偻着腰半蹲在其中,对飞机的操作系统进行装配和调试。有过类似体会的人都懂得那种感受——半蹲比全蹲更难受,通常坚持几分钟后,从小腿绵延到大腿的酸胀感就能将人折磨得够呛,而孙志强维持这个怪异姿势已长达半小时之久。此时的沈阳已落过初雪,但机舱内的设备“勤勤恳恳”地跑着电路,不一会儿就将舱内温度烘到30度以上,汗水开始从孙志强的前胸和后背蔓延,直至在单薄的工装上衣两侧成功交汇。

这是孙志强的工作“日常”。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沈飞”)的一名飞机装配工,从业16年来,他经历了无数个难熬的“半小时”,为飞机调试排故,如同一位严谨敬业的外科医生,给飞机这个大块头病人“问诊治病”。如今,他已蜕变为高级工程师、首席技师,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多种专用检测设备,极大减少操作人数,精度大幅提升,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2025年9月,孙志强获评“大国工匠人才”。

“我不想做一条咸鱼”

“与数显式手表相比,机械指针式手表有哪些不好的地方?”采访中,孙志强问了记者一个问题。

“机械指针式手表需要估读、有误差,而且依赖于光线,天黑了就看不清指针。”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实,我们给飞机系统做调试的测量仪器也有很多是机械指针式的,读数存在误差,为了测准一个参数需要测量很多次。加之机舱内光线不足,眼睛盯着指针看久了,很容易眼花看不清。”

将测量仪表升级为数显式,这个想法在孙志强心中扎根了很久。

然而,对于这位大专毕业的一线工人来讲,理论储备根本无法与硕博士相提并论,很多知识板块存在“盲区”。

孙志强决定“开荒”!

那段时间,每天下班后他就抱着一本本机械制造专业书从头啃,不懂的就上网查、问技术部门的高才生。逐渐地,一种针对飞机长杆类零件缓冲支柱行程余量的数显式测量仪在他的脑中绘出雏形,并在多次调试工作中用自己的大脑“仿真”模拟、最终成型。

还没等他欢呼雀跃,就遇到了另一个难题:有口说不出。

“想将这个想法落实,就得画出测量仪的各个部件图纸,机加部门才能制造出来。”孙志强回忆,“但我从学校毕业后就已经多年没碰过工程制图了,很多软件也在迭代更新,我对此简直是两眼一抹黑。”

没有捷径,只能再次从头学起。所幸的是,网上教程不少,学习资源很丰富,孙志强又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劲头和拼劲儿,他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将数显式测量仪的各个零部件画了出来。

如今的他已熟练掌握CAD、CATIA等多种工程制图软件,对于复杂的零件制图,不敢说信手拈来,也能做到游刃有余。他研发的长杆类零件缓冲支柱行程余量测量仪、双向调整拉杆长度精准测量仪等针对飞机不同部件的数显式测量仪,既提高了测量精度,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因此迅速在实践中推广开来,获得一众好评。

“没想到现在的产业工人也能做到如此创新。”一位客户代表由衷赞叹道。

回望那段埋头苦学的日子,质疑声一直存在,“非要搞这个干什么”“不用这个咱们也能把活儿干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测量仪器、装配工具等工具工装设备是我们装配工人手中的武器。虽然没有数显式仪表,单靠传统的机械指针式也能完成调试工作,但我不想做一条咸鱼。”孙志强坚定地说,“即便最后没有成功,我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失败。”

“他们优秀,我与有荣焉”

2016年,已经成为高级技师的孙志强开始带徒弟。言传身教是他授业解惑的底色。

小李是他带的第一个徒弟。“我师父有个黑色破旧的笔记本,每次上机都随身带着,里面勾画得密密麻麻,详细记录着每次调试遇到故障、排除故障的心得体会。”小李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孙志强坚信的至理名言。

在一次调试中,孙志强遇到了一个和以前一样的故障。小李那时候跟着师父上机不久,对师父的一举一动都喜欢模仿学习。他看着师父从背带已经褪色卷边的工具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找一阵,按照上次的经验顺利完成排故。从此,不是很爱动笔的小李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经验心得本”。

再后来,有一次孙志强出差“没在家”,飞机调试过程中又出了故障,小李顿觉“眼熟”——没错,之前也遇到过!他像当初师父那样从容地掏出了自己的笔记本,找到了当时的排故记录,在没有借助图纸的情况下不到10分钟就独立解决了这个难题,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第二天早上的班前会,当着全体班组的面,班长表彰此事。孙志强回来后得知这件事,十分欣慰:“徒弟们优秀,我这个当师父的也面上有光、与有荣焉。”

2019年,“孙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作为领衔人,孙志强倾心传授技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其中有10余位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2025年,该工作室升级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破难题。“身为航空人,今后我将用每一次精准装调筑牢长空屏障,以终身坚守为兴装强军添砖加瓦,绝不辜负这份航空使命。”孙志强说。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