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坤
据路透社等媒体11月11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探索各种方法,迫使欧盟成员国逐步从电信网络中淘汰来自华为和中兴的设备。欧盟委员会相关政客试图推动出台法案,禁止成员国在电信网络中使用华为等“高风险供应商”。
欧盟老调重弹中国电信供应商的安全风险毫无依据、荒谬至极。此前,美国等频繁炒作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的安全问题,渲染其或被预设后门、可被用于网络攻击等,但时至今日也拿不出任何中国电信设备存在上述风险的真凭实据。德国网络安全机构曾明确表示已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为产品进行了评估,并未发现可疑组件或后门。英国情报部门也曾称华为5G设备的安全风险可控。
现实情况是,过去几年,中国电信企业在欧洲5G市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丹麦Strand咨询公司统计,至2024年,德国59%的5G无线接入网(RAN)依赖华为设备,在已经推出5G服务的32个欧洲国家中,平均三分之一的5G基站来自中国。
欧盟强行淘汰中国电信设备是逆市场规律而行,必将为此付出代价。经济上,如此规模地替换华为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英国巴克莱银行估计,仅德国就需花费约29亿美元才能与华为切割;技术上,替换中国设备也将导致相关国家5G网络运行受阻,英国政府曾表示禁止华为设备不仅成本高达31亿美元,且该国5G网络建设还将因此推迟2—3年。
欧盟关闭市场可能会给中国电信企业在欧盟运行带来影响,但不会撼动中国企业在全球电信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华为仍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今年8月Omdia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报告,华为在全球五大区域中的三个——亚洲和大洋洲、中东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均保持着无线接入网络领先供应商地位。据统计,截至2025年中期,华为占据全球电信设备市场31%的份额,远超第二名诺基亚的14%。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ITIF)在10月底的一份报告中称,在中国以外有超过32亿人居住在依靠华为设备提供5G网络的国家。
中国电信企业在欧洲5G建设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得益于其产品性能和价格上的竞争力,是市场规律运行的结果。全球通信行业咨询平台“Light Reading”报道称,华为是时分双工(TDD)5G设备研发的先驱,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商业化等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至今技术仍然备受运营商青睐。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企业一直将加速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外部压力的核心动力。ITIF报告称,从2013年到2020年,华为研发支出增长3倍,在遭受美国制裁后,华为研发强度进一步提高到年均20%,超过电信设备领域所有国际竞争对手,从2019年到2024年,华为新增超过17000名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上升到55%。
总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电信企业走的是以科技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正道,无论是安全问题上的炒作还是市场准入上的伎俩都遏制不住中国电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欧盟将中国电信企业拒之门外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