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分子智能设计”新范式  MDPI第二届化学学科峰会举行

2025-11-12 22:54: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进入化学研究,重塑分子设计的创新路径。

11月8日至9日,MDPI第二届化学学科峰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峰会以“人工智能与分子设计”为主题,汇聚国内化学领域专家学者与青年科研力量,共同探讨数据驱动下的化学研究新范式。

会议由开放获取出版机构MDPI主办,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配位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并得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支持。会议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平、跨学科的交流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化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在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化学作为基础科学的重要支柱,一直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而分子设计作为化学研究的核心环节,长期以来依赖经验积累与试错实验,效率有限、成本高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其在模式识别、大数据处理与复杂系统推演方面的卓越能力,传统分子设计范式正迎来革命性转变。

南京大学副校长索文斌表示:“近年来,学校在人工智能辅助的化学反应设计、材料与药物研发等领域取得多项原创突破。近日成立的‘人工智能化学与材料研究中心’,正是为了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化学、化工、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的成果转化。”

南京大学教授郭子建表示:“人工智能与分子设计正处于历史性的交汇点。从新材料的发现到创新药物的研发,从高效催化剂的探寻到未来能源的突破,其核心瓶颈往往在于我们如何在浩瀚的分子空间中精准高效地寻找最优解。人工智能正为这一传统而精深的学科注入全新驱动力。”

MDPI出版总监李颖莉回顾了首届峰会的成果并表示:“作为开放获取出版的先行者,MDPI致力于通过高效的出版服务与多元的学术活动,支持全球科研共同体。我们不仅关注学术出版的质量与效率,也通过设立奖项、举办峰会、支持青年学者等方式,深度参与并推动科学进步。”

会上,“唐有祺奖”正式设立并启动。该奖项由MDPI发起,以中国结构化学奠基人、著名化学家唐有祺院士命名,旨在表彰在化学领域,特别是在结构化学、分子工程及人工智能交叉方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籍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表示,这个奖项不仅是为了纪念唐有祺先生的卓越贡献,更是为了弘扬他严谨求实、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一名在中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的中国籍青年学者。

据了解,本次会议设置多个前沿议题,涵盖智能分子力场构建、AI驱动的反应网络生成、生成式模型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等。

智能化学时代已来。人工智能与化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更是实现原创突破、打造科技强国的关键路径。MDPI第二届化学学科峰会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期待通过广泛的交流,催化合作的火花,共同描绘人工智能赋能分子设计的宏伟蓝图。”郭子建表示。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