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1月12日,中关村“火花”活动之北京理工大学专场对接会暨中关村房山园新质生产力发布厅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一批瞄准产业前沿的高精尖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搭建起高校科研与区域产业的精准对接桥梁。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办,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北京中关村前沿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旨在整合“产学研资”创新资源,推动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房山区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现场,六个技术方向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项目精彩路演,产业化潜力突出。车载高压碳纤维复合材料储氢容器项目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支撑氢能产业链降本增效;单目视觉测量系统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已在道路监控等场景落地应用;个性化教学平台依托自主研发AI大模型,覆盖多阶段教育场景;智能集群极限搜救昆虫机器人获多项大奖,可广泛应用于消费娱乐、安防巡检等领域;复杂特种合金超熔一体成形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保障关键材料自主供给。
路演环节中,科研团队与重点企业、投融资机构围绕技术适配性、应用场景及合作模式深入对接。此次活动联动中关村“火花”品牌与房山园新质生产力发布厅资源,链接高校“创新源”与区域“产业端”,展示成果与房山区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高度契合。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