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我们在厦门吃住、工资待遇各方面都非常不错,而且厂里对我们这些劳务派遣的员工特别照顾。”11月13日,来自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平峰镇的务工人员王浩高兴地说。

此前,王浩主要依靠务农和在县城打零工维持生计。今年初,西吉县人民政府组织劳务输出,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福建省厦门市诚益光学有限公司,在装配车间从事技术工作。“起初心里很忐忑,但到厂子一看,各方面环境都挺好,心里也踏实了。”王浩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真切感受到了大城市的发展节奏和就业机遇。
王浩是闽宁协作就业帮扶的缩影。为确保务工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西吉县对在福建同一家企业稳定就业达到3个月和6个月的脱贫人口务工人员,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就业奖补,用真金白银鼓励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安心工作。同时,为帮助务工人员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援宁西吉县工作组全面摸排劳动力就业意向和技能状况,主动加强与福建用工企业的沟通,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搭建起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桥梁。该县还开展针对福建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让劳动力掌握契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实现“培训即上岗”,有效增强就业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闽宁协作机制的深入推进,西吉县与福建携手奏响就业帮扶“协奏曲”,扎实开展政府主导的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出工作,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24场,创新采取“专班、专人、专车”措施,“点对点”向福建组织输送务工人员15批次806人。通过闽宁协作机制,全县农村劳动力在福建省就业达158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44人;在区内就近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44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12人;在其他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59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92人。
“未来,我们将与福建持续深化闽宁协作,不断优化就业帮扶机制,探索更多创新举措,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续写闽宁协作助力就业帮扶的新篇章。”西吉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受访单位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