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军 彭兴宇 梁焙荣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近日,随着“永安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由广东珠肇铁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隧道局承建的国内最大直径土压/隧道掘进机(TBM)双模盾构隧道——珠肇高铁4标圭峰山隧道顺利贯通。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珠肇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为项目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圭峰山隧道全长15.155公里,是珠肇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程。本标段承担9.37公里的施工任务,其中盾构段隧道长约4公里,最小埋深51米,最大埋深90米。隧道穿越强、弱风化片麻岩交替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沿线需下穿既有铁路、公路、多处建构筑物及强风化深槽地质,施工难度极大。为确保掘进安全,盾构机需在施工过程中多次进行模式切换,对盾构管控提出极高要求。
为攻克这一难题,项目建设团队联合中铁隧道局专家团队,量身打造了直径达14.29米的“永安号”土压/TBM双模盾构机。这是国内首台同规格超大直径双模盾构机,具备土压盾构和TBM两种掘进模式,可在软弱围岩和硬岩中实现安全、高效施工。该设备突出智能建造理念,搭载了管片智能吊运、超前地质预报、有害气体监测、土仓可视化、刀具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等先进系统。同时,项目还打造了智慧管控中心,研发了盾构智能互联项目协同管控应用系统,为隧道施工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
面对国内缺乏同类型施工经验的挑战,项目部坚持“自主创新”理念,联合集团公司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组建大盾构科研攻关小组,深入研究出现的重难点问题;积极引进新工装、新工艺,缩短模式切换时间;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产学研联盟,不断积累施工经验,丰富大盾构理论。
经过全体参建员工750多天的连续奋战,项目不仅顺利实现了隧道贯通,更在硬岩地层创造了超大直径TBM日进度21米、月进度395米的掘进纪录,为同类型超大直径双模盾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样板。

珠肇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实现江门站与珠三角枢纽机场的轨道与航空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江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届时,珠海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最快仅需35分钟,珠海至肇庆东最快36分钟,沿线珠三角主要城市将实现1小时通达。这对落实广东省交通强省建设要求,加快构建“12312”出行交通圈具有重大意义。
(受访单位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