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通讯员 宋超 沈畅
“以前送样检测要跑杭州,现在校门口就能做预检测,成本省了大半!”近日,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周巷校区首届“智创周巷・链动未来”科教创新文化节上,浙江宁波周巷镇小型家电企业相关负责人余杰对刚启用的共享实验室赞不绝口。
这场聚焦智能家电产业的校地联动活动,以“小切口”精准服务“大需求”,通过“赛事牵引+直播引流+实践赋能+校地联动”模式,为周巷镇家电产业注入精准动能,成为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生动实践。

周巷镇聚集着300余家家电企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八成,“检测难、周期长”曾是普遍困扰。本届文化节上,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周巷镇政府、月立集团等企业共建的智能家电仿真验证联合实验室正式投用。据了解,该实验室配备多种基础设备和仿真软件,可提供包含12项常规指标检测及仿真验证。其中牙刷头标准仿真测试项目运行一个月,已完成市面牙刷头产品测试82批次,透过大数据分析提出优化验证牙刷头生产制造标准方案。同时,实验室同步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已有50余名学生参与辅助检测工作,实现“设备共享、人才共育”的双重价值。

“没想到学生团队通过仿真验证技术提出的挂烫机气道优化设计方案,真的解决了我们的小难题。”企业口中的技术,是文化节推出的“企业难题校园攻关”项目。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筛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等专业共15名教师,带领40名学生组成12支攻关小组,与月立、卓力等6家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对接,共同攻克企业遇到的实际难题。
为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学校组建了12支学生直播团队,策划了“宁波家电跨境云推介”活动。这些团队在亚马逊、tiktok等知名电商平台上,活动期间共完成了18场英文直播。据了解,目前,已有8家企业与学校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计划携手开展季度性的直播推广。

同时,本届文化节围绕智能家电产业链关键环节,设置五大专业竞赛,从智能家电创新设计、机械电子设备调试到性能检测,全链条考核学生专业实操能力。“文化节不是‘一阵风’,而是校地企协同育人的常态化平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周巷校区负责人介绍,活动已形成“赛事孵化—成果转化—就业对接”的完整闭环,下一步将通过产业研究院推动学生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让更多青年智慧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