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佳县: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助力谷子增产超三成

2025-11-15 11:36: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亩成穗平均78500穗、平均亩产870斤!11月10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官寨镇苦菜圪垯自然村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傲霜谷示范区,来自陕西省榆林市和佳县的农业专家联合开展的大田测产结果显示,采用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种植的谷子,较传统种植方式亩均增产300斤,增幅达52.6%,为西北旱区谷子产能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测产专家组参照相关测产验收办法,在300余亩示范田中随机选取9个样点,每个样点实收面积6.667平方米,现场脱粒称重,并按国家标准将籽粒含水量统一折算为13%后测算产量。结果显示,该示范区平均亩产435.8公斤(合870斤),其中最高点亩产达537.9公斤。

记者了解到,该示范区于今年7月播种,引入山西农业大学姚建民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渗水地膜技术,配合“傲霜谷21”新品种,形成“夏播冬收”旱作高产模式。

姚建民介绍,“该地膜在覆盖115天后,降解率为33.5%。它成功解决了普通降解地膜60天左右就过早破裂的技术难题,保证了足够的耐候期,同时其余部分将在来年春天完全降解,最终实现农田无污染。”

姚建民还告诉记者,该地膜为0.006毫米超薄型,具有用量少、成本降40%、抗旱保墒、抑草调温等优势;“傲霜谷21”则具备光补偿点低、耐密植、耐涝、抗霜冻等特性,在今年秋季连续阴雨30多天的气候条件下仍表现稳健。

“采用新一代地膜技术可以实现7月播种、11月收获,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还有效实现‘一地两收’,大幅提高农民收益。”科技部陕西帮扶团佳县执行团团长李忠林说。

专家指出,该技术模式成功破解了旱作区春夏干旱出苗难、秋季雨涝倒伏霉变等瓶颈,为西北半干旱地区谷子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下一步,佳县将扩大示范规模,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助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