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11月14日,广州市海珠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交流会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体验推广赋能中心举行。来自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嘉宾代表齐聚,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前沿趋势、产业融合应用与金融赋能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擘画海珠AI产业新图景。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去真正了解企业在想什么、干什么、要什么,以此作为我们想在前、做在前,精准服务大模型企业、优化产业生态的基础。”琶洲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海珠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持续深耕人工智能产业沃土。从率先布局大模型应用场景,到打造“大模型+”产业生态,完成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域“领跑”的跃迁。
2024年,海珠区GDP突破3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增速超20%,人工智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目前,全区已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超180个;引育备案大模型项目32个,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三;算法备案项目达261个,占广州市总量的42%,位列全国第四,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在交流会现场,夸克、树根互联、派客朴食等企业的创新产品轮番亮相。
夸克AI眼镜融合多模态交互与边缘计算,能够无缝整合语音、手势和视觉输入。用户只需一个眼神或手势,就能完成信息查询、拍照录像、导航指引等操作,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智能体验。
趣丸科技带来全球首款生成式AI吉他,非专业人士通过该设备也可即兴弹出完整和弦。“这款AI吉他打破传统设计,内置了自主研发的音乐生成模型,能实时预测用户创作意图,让普通人也能即兴创作。”该企业负责人刘静雯表示,目前该产品首轮预售已获超千台订单。
人工智能的价值,不止于“炫技”,更在于“解题”。在AI软件应用分享环节,烁谷科技、聪明狗等企业聚焦大模型落地痛点,分享实战经验,展现技术变革的现实力量。
面对当前政务系统中信息孤岛、响应滞后、服务碎片化等痛点,软银科技创新性地提出“AI+政务”多场景融合解决方案,以跨模态大模型撬动政务智能化“新支点”。
大模型进入“价值深挖”阶段,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所专家王梦杨认为,“‘应用驱动+产业融合’是大模型落地的关键路径”。摩星投资执行董事江浩东建议,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助力资本精准对接优质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这两年琶洲人工智能产业氛围愈发浓厚,很荣幸我们搭上这趟‘快车’,希望未来能趁东风、共发展。”一位参会企业负责人说道。
未来,海珠区将聚焦多元赛道与标杆场景,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建设,全力构建全链式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更加深度融入各行各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