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11月14日,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共建共享生育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沈跃跃出席并致辞。
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渭明,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那迪娅致辞。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车俊主持开幕式。
雷海潮表示,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社会参与,持续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深入开展早孕关爱行动,提升“一老一幼”健康服务水平,营造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人口基础和健康根基。
肖渭明表示,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同步高质量发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人口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那迪娅呼吁,完善家庭友好政策体系,通过发展普惠托育、落实带薪休假、保障生殖健康权利、倡导性别平等以及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消除民众生育障碍。联合国人口基金愿与中国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政策创新,为增进民生福祉汇聚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于学军,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刘尚希作主旨演讲。
于学军表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群团组织有责任、有优势、有作为。中国计生协将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凝聚更大力量,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郑功成表示,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核心是要实现从生育保险制度向生育保障制度体系转化;从用人单位单方负责转向政府、企业与个人合理分担筹资责任;从只为育龄女职工解除后顾之忧的单一功能,扩展到惠及全体生育女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制度体系、增进女性福利、促进性别平等、重塑生育文化,助力人口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刘尚希表示,通过公共服务动态适配、数据智能治理、权益可携带性三位一体的制度创新,使公共服务真正“跟人走”,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
于学军在论坛总结时强调,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供给,营造友好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在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让发展红利惠及每个家庭。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将持续打造高层次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