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11月13至16日,第七届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监事长杨晓杰,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黄爱国,江汉水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涛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届大会以“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长大隧洞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挑战与创新”为主题,来自水利、交通、矿山、市政等领域的隧道掘进机工程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聚一堂,深入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共同推动隧道掘进机工程的创新与发展。
杨晓杰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服务国家水网主骨架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引江补汉工程。该工程面临的超长洞线、超大埋深、复杂地质等世界级挑战,对TBM设计制造、智能掘进、灾害防控等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此次会议在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必将有力推动TBM工程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引江补汉这一世纪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将为我国未来更长、更深、更复杂的地下空间开发积累宝贵经验。
黄爱国在致辞中表示,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项目,是完善国家“四横三纵”水网主骨架的标志性工程,承载着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使命。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至汉江丹江口水库,输水总干线长达194.7公里,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极大。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全力搭建科研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我国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迈向更高水平,为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贡献力量。
于涛表示,作为项目法人单位,江汉水网公司希望通过此次高水平的技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汇聚全国顶尖智慧,为破解工程技术难题提供强力智力支持,助力将引江补汉工程打造成为安全可靠、技术创新的精品工程。
本届大会以主论坛和分论坛形式开展,聚焦重大隧洞掘进工程、深埋长大隧洞安全高效掘进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不良地质超前探测与灾害防控、智能建造及信息化建设等前沿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分别作了《地下水位回升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安全防控》《关于超长跨海隧道TBM施工面临挑战与关键技术的思考》的特邀报告,48位专家通过主旨报告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在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大会期间,与会代表深入三峡坝区、引江补汉工程考察,在引江补汉工程土建2标施工现场观摩“江汉平安号”TBM,就攻克深埋长大隧洞软岩变形、超硬岩等极端不良地质的各项攻坚成果及经验进行了交流。
本届大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指导,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主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