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AI+赋能高技术产业新蓝图 第七届中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2025-11-18 10:01: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11月15日至16日,以“AI+赋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论坛由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汇聚了近千名来自政府、产业、学术与研究机构的顶尖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产业变革路径。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赵震声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工智能驱动全球变革的新纪元,需要从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聚焦场景应用深化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九联合党委书记、原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重塑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高技术产业链全链条、全要素、全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经济体系至关重要。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专家带来了深度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在《自然与人工融合的高效物质转化》报告中,通过光合作用效率提升、微生物光合自养实现等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自然体系与人工体系在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互补与融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在《数字赋能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创新发展》报告中,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发展的三大趋势性变化,并提出了加快AI赋能人才创新的五大路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敖立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报告中,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两条技术路线,并指出未来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基于数据驱动和工业知识两条路线的融合,既要强调数据驱动,也要强调与工业机理的深度融合。

论坛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未来教育与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发起了“人工智能教育综合赋能公益行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面向全国1000所中小学提供AI课程、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支持,构建“资源供给—能力提升—生态共建”的三维赋能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AI教育公益支持模式,助力20万名学生系统接触AI教育内容,培养1000名具备扎实AI教学能力的教师,让AI教育融入更多学校的日常教学场景。

据悉,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于1993年,是由原“四委两院”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与公益性社会组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高端对话与资源对接的平台,也为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