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地理学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长沙举行

2025-11-18 12:10: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陈胜冲

11月15日—17日,2025地理学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南非、德国、英国等十余个国家,以及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会上,湖南师范大学分别与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燃气实业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由教育部创办。会议通过广泛汇聚各国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同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国内搭台、国外唱戏”的双向反馈机制。  

此次地理学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会议设立了“自然地理学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转型与区域发展”“时空信息理论、方法与应用”等三大主题论坛,旨在通过研讨推动地理学在理论、方法、数据与应用层面的系统创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地理智慧与地理方案。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南非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Meadows,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Bernhard Müller,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龙花楼,北京大学教授刘瑜,以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忠武作大会特邀主旨报告。另有22位海内外专家及代表作主题论坛学术报告。

陈发虎院士称,在全球科技变革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今天,地理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参与到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地理学不仅是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更是协调人地关系、推动绿色转型的战略支撑。他呼吁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加强合作、共享智慧、协同创新,共同肩负起地理学在新时代的使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地理人的力量。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朱正华表示,湖南山川秀美,区位独特,已形成以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为引领的地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在区域环境演变、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积淀了优势。希望借助会议平台,进一步深化湖南与国内外学术界的深度合作,培养更多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地理学人才。

大会承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震则称,会议是地理学界的一场国际盛会,也是一次跨越地域、融合学科、链接未来的深度对话,和对“地理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期待通过会议的举办,进一步加强交流协作,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寻思路、贡献力量。

据了解,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主体学科“地理学”为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专业是全国第二家成功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的专业。近年来,学院围绕全球变化与生态预测、水旱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控、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城乡转型与乡村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成为湖南省区域经济、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要智库、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培养单位。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