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彭士禄:中国核动力的“彭拍板”

2025-11-18 22:43: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叶凡

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有个雅号——“彭拍板”。这是因为但凡研究过程中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他总能第一个站出来拿主意,做决定。

拍板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彭士禄敢于一次又一次做这件难事?11月18日是彭士禄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彭士禄院士诞辰百年主题展(以下简称主题展)上,彭士禄的多位亲友追忆他生前故事,道出了“敢拍板”背后的故事。

彭士禄曾说,他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核电事业是彭士禄在花甲之年的又一次“拓荒”。“很多人知道老彭在秦山二期核电站中的贡献。但在秦山一期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老彭也是重要的‘拍板人’。”在主题展现场,曾与彭士禄共事十几年的“战友”、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原副院长钱觉新回忆说。

1970年,我国确定筹建秦山一期核电站,代号“728工程”。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作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且不谈后续的设计制造、发电运行,仅在最初的技术论证阶段,科研团队就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当时,一部分人主张用熔盐堆技术,认为其具有燃料利用效率高、技术原理相对简单等优势。也有人主张高温气冷堆方案。熔盐堆作为科研人员最早提出且拟上报的方案,在后续的方案推进却陷入了瓶颈。

“当时搞了几年都没有结果,认识老彭的人决定请他来做顾问,毕竟都知道‘彭拍板’的大名嘛!”钱觉新笑着说。

“熔盐堆、气冷堆不现实。”彭士禄一到任,就直接在方案报告会上表明了态度,直击要害,丝毫不拖泥带水。看似简洁的表态,却是彭士禄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知道,熔盐堆看似先进,但技术尚不成熟,一旦出现堆芯凝固等问题,将会带来严重后果。而压水堆已经在核潜艇上应用过,具有丰富的经验。

“当时老彭说这话时,有同事在旁边紧张得不得了,但老彭却一点顾虑没有。”钱觉新说,“一件事情不行就是不行,求真务实,这是老彭一贯的性格,他不考虑人际关系这些旁的。”

敢拍板,凭的是追求真理的精神,更是勇于担责的责任心。彭士禄曾对同事直言:“有了成绩是你们的,出了问题算我老彭的。”

作为国之重器的掌舵人,彭士禄深知,要勇敢地实践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这远胜于无休止的争论,“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余下三分通过实践去解决。”

彭士禄的这次拍板,得到“728工程”大多数科研人员的认可。1974年,经过层层论证,压水堆方案得到了中央批准。这一决策也对中国核电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我国大部分核电站都采用压水堆,绿色电力源源不断输向全国各地。

“老彭之前从不让我讲他在秦山一期核电站中的工作。别人来问,他也不肯说。”站在彭士禄塑像前,白发苍苍的钱觉新默默注视着他的老师、老友。斯人已逝,彭士禄求真务实、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将启迪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成长。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