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罗云鹏
11月18日,在深圳举办的2025海事可持续发展交流大会上,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运研究成果——《达思科(DASC)航运指数报告(2025)》与《海上丝路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2025)》发布。两份报告从动态数据监测与综合发展评价两个维度,为中国及全球航运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决策支撑。其中,《达思科(DASC)航运指数报告(2025)》是我国发布的首套自主航运指数,达思科指数体系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核心航运数据工具上实现国产化突破,有望打破长期由国际机构主导的数据垄断格局,为中国航运业参与全球竞争、争取国际定价话语权装上“最强大脑”。

“指数基于航运、大宗商品、贸易、金融衍生品等多源多模态大数据构建。”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副院长隋聪现场解读称,指数涵盖营运运力、船舶估值、市场情绪、海运风险、大宗贸易等数十个细分维度,可立体化、高精度呈现航运市场时空运行规律。
该指数基于航运、大宗商品、贸易、金融衍生品等多源多模态大数据构建,涵盖营运运力、船舶估值、市场情绪、海运风险、大宗贸易等数十个细分维度,可立体化、高精度呈现航运市场时空运行规律。其中,营运运力指数作为“实时雷达”,精准追踪运力供给与货运需求的动态博弈,2025年4月以来中国集装箱船队活跃度创下阶段新高;海运风险指数则通过分析全球179万篇新闻报道,从七个维度构建“风险感知神经网络”,有效预警地缘政治、自然灾害等多类风险。
同时,《海上丝路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2025)》沿用了2024年度成熟的十大维度指标体系,涵盖10个一级指标和54个二级指标,对海丝之路沿线34个代表性航运中心进行评估。本报告数据综合权威统计与全球专家洞察。报告从港口运营、航运服务、海事技术、绿色化、数智化等十大维度对34个海丝沿线航运中心进行评估。
两项报告的发布,为全球航运市场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工具与发展坐标。DASC指数为中国航运业装上“数据引擎”,国际航运中心评价则印证了中国在全球航运网络中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