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舰舰员:青春熔铸“中华神盾”

2025-11-19 15:27: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杨晓敏 杨云翔  

       “向目标海域前进!”伴随舰长加速的指令,银白的战舰破开蔚蓝海面,卷起层层浪涛,流线型舰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兰州舰再度起航,驶向深蓝。2005年10月18日,兰州舰正式入列,至今已有20年。20年来,这艘战舰见证了一代代舰员的青春印记,也见证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实步伐。

  自主砺剑 从零开始

  052C型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兰州舰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052C型舰船。

  董宸许是首批兰州舰舰员,负责导弹发射。他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站在兰州舰驾驶室时的震撼与自豪:“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精通专业。只要部队需要,我就绝不离开。”

  彼时,中国海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水面战斗舰艇的区域防空和精确打击能力,仍是远海远洋作战的短板。兰州舰等一批水面新型作战力量的诞生,为海上联合作战编队提供有力支持。

  “喜忧参半,是首批舰员们上舰后的共同感受。喜的是即将登上兰州舰这个大舞台,忧的是不知道自己能否担起这份重任。”董宸许说,抱着强军报国的强烈信念,他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持续深研舰上导弹发射装置。

  某次演习,在导弹发射过程中,发射装置出现故障信号。关键时刻,董宸许主动请缨,冷静分析,精准找出故障原因,并拿出解决方案,确保导弹顺利发射。

  近年来,兰州舰的使命任务随着人民海军的转型,不断延伸拓展。今年以来,兰州舰多次配合山东舰航母执行联合训练任务。围绕对海突击、舰炮射击、联合反潜等实战化课目展开专攻精炼,兰州舰通过检验编队体系作战能力,提升综合战斗能力。

  初心不改 为战育人

  随着兰州舰的转型发展,老一辈舰员们从台前走向幕后,承担起为战育人的重要使命。

  柴油机是兰州舰舰艇动力系统的基础。柴油机班长姚增光在这个战位一干就是20年。多年来,姚增光总结出一套培养机制,有效提升骨干业务能力。在装备故障处理方面,姚增光梳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操办法,让柴油机班的官兵可以“按图索骥”,显著提高了故障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近年来,高级军士张达胜也培养出不少信号兵,他们纷纷走上延安舰、遵义舰等新型战舰的通信岗位。对张达胜而言,当两支编队在海上会面,舰艇电台传出自己学生的声音时,他倍感欣慰。“新一代信号兵思维灵活,语言基础水平高,加以正确引导,很快就能在合适的战位发光发热。”他说。

  从董宸许到姚增光、张达胜……一批批高级军士不仅坚守战位,还撰写了多篇作战论文,记录心得数万字。很多优秀经验做法在兄弟单位推广运用。他们培养出的一代代舰员,正接过接力棒,驶向更广阔的深蓝。

  如今,“90后”一级上士陈文才,已成为舰上新一代骨干代表。他对无线电充满兴趣,在通信领域深耕细研,探索实践出多套装备使用经验方法。陈文才自制的卫星通信实操手册成为战友的“好帮手”;由他和几位前辈测试探索出的两项研究成果,为海军实战化通信保障提供了助力。

  浪花奔涌20载。在一批批官兵的接续努力下,兰州舰全体舰员不仅以全课目优异成绩通过全训考核,还完成了亚丁湾护航、远海联合训练、编队出海训练、中外联演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兰州舰政工干部吴耀说:“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速度更快了,兰州舰,仍年轻!”

责任编辑:苏菁菁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