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今,天津绿电交易量达17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56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4万吨,约等同于7.67亿棵树一整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应对全球绿色转型趋势,天津一直在行动。此前,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天津电力双碳中心启用,该中心集碳减排服务、碳资产运营、碳排放交易、碳评估认证、碳技术研究五大功能于一体,是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龙头项目。相较传统施工,天津电力双碳中心建设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智慧物联、智能监测等技术,将建筑总能耗降低近75%。
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引入远程可视化监测与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实现节能效率超10%,预计年节电达10万千瓦时。屋顶布设了超100千瓦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实现“施工+运营”自发自用。机房配备了基于空气源热泵技术的智能变频全效自然冷源空调系统,维持23℃恒温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电力双碳中心冬季供热采用8台空气源热泵机组、蓄能水箱及2台电热水机组协同方案:谷电时段蓄热,峰电时段释热,并通过16个电动阀智能调控冷热水管路精准匹配蓄能、放能及热泵直供等工况。
中铁建工集团天津电力双碳中心项目负责人高军介绍,项目团队运用智慧化、信息化模块实现施工质量智能管控。“相较传统施工,建设团队将建筑总能耗降低近75%,成功打造出天津电力双碳中心项目这一绿色、低碳、智慧、现代的环保建筑标杆。”高军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