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11月21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天津举行。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王亚刚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与海南自贸港围绕海洋装备制造、文旅、医疗、港口、航空航天、服务业、绿色低碳等多个方面,协同开展更多具备较高复制推广价值的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努力在两地培育形成辐射带动力突出、国际竞争优势显著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携手共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网络。

据介绍,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封关运作。目前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的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基本完备,封关运作软硬件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先后出台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程度位居全国最高,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范围也已扩大至全岛。
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周正表示:“封关后企业获利最直接的是‘零关税’与‘低税率’政策。‘零关税’商品从1900多个增至6637个,不仅免进口关税,还免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进口设备为例,企业可节约约20%税收成本;‘低税率’政策中,企业所得税15%覆盖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超1100个鼓励类产业,个人所得税15%不限行业,旅游业等领域企业还可享境外投资所得免税,政策可叠加享受。”

两地合作成为发布会关注重点。去年,天津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签署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明确24项联动合作事项,涵盖港航物流、文旅、海关监管等多个领域。
“未来,我们将紧扣合作事项,深化海洋经济、大健康产业、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根据两地发展需求动态更新合作内容。”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王奉利表示,下一步,双方将聚焦封关政策机遇,在零关税商品应用、产业链互补等方面实现突破。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