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1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社区“国际化社区志愿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仪式暨《人类命运共春秋》原创多语音乐剧展演,在海淀区举办。活动由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海淀团区委指导,紫竹院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吸引60余名中外嘉宾及学生志愿者参与。

活动以首届“伊莎白小道Plogging”志愿服务拉开序幕。中外志愿者沿以国际友人伊莎白·柯鲁克命名的步道前行,途经其故居抵达多语花园,在清理环境的同时聆听伊莎白“用一生爱中国”的生平事迹,为志愿服务注入人文内涵。

在启动仪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贾德忠表示,将发挥北外多语种特色,以青春力量助力国际化志愿服务。紫竹院街道办事处主任倪文龙称,试点项目意义重大,期待中外志愿者共同提升服务国际化水平与社区融入度。

活动现场举行了“国际化社区志愿服务试点”“海·青”社区服务行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成立北外“海·青”国际青年志愿服务社与服务队并授旗,标志着区域国际化志愿服务迈入组织化、规范化新阶段。中外学生志愿者代表分享了服务体验,现场还举办了《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赠书仪式,激励青年以榜样为力量推动中外交流。
随后,《红色档案》《西山红色交通线》及多语音乐剧《雪儿》等原创剧目片段精彩上演。演员们以中、英、法、西等多国语言唱响主题曲《人类命运共春秋》,彰显文化共融、命运与共的主题。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