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聚焦“1455”发展目标,促航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11-22 14:51:3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11月21日,2025湖南航空制造业合作对接会在长沙市举行。专家学者齐聚,共商国产大飞机,以及低空飞行器适航取证与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助推湖南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获悉,大会现场签约16项,签约金额约44亿元人民币。此外,以大会为平台,共计对接促成重点合作项目26项,意向金额达57.7亿元人民币。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飞机起降系统研制基地、航空器综合维修保障基地,是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截至目前,该省已形成以航空新材料、机载设备、基础器件为主的上游产业,以中小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辅助动力装置、轻型通用飞机、无人机等为核心的中游产业;以航空维修保障、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为主的下游产业。

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欧阳晓风介绍,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先后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湖南省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流片软件等“五首”应用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集聚,吸引了中国航空研究院长沙协同创新中心、光启超材料905基地、大飞机规模化中部区域推进办公室落户湖南,构建起“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多元产业生态。

目前,湖南有涉航重点企业1000余家,规划建设了株洲董家塅高科园、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郴州通航产业园、常德经开区、岳阳城陵矶等6大重点园区。在湘潭、岳阳、衡阳、常德、郴州、娄底等市(州),该省构建起了高强轻质合金及大型构件、复合材料、航空线缆、惯导器件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

在平台建设上,湖南建设了材料、粉末冶金等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6个、工程技术中心63个,构建了集研发、试验、制造、维修、运营于一体,覆盖航空材料、芯片及模块、零部件、应用终端、工艺装备的创新生态体系。目前,湖南正积极布局航空领域2个重大科学装置。其中,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国际领先、国内唯一,已投入运营,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完成一期建设。

系列组合拳,成效斐然。湖南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第1位,涡轴、涡桨发动机国内专用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飞机起落架主打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轻型运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铝锂合金、钛合金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钛合金大型锻件及超大规格棒材进入国内前三。

欧阳晓风称,“十五五”期间,湖南将在航空制造业领域,聚焦“1455”发展目标,即推动中小航空发动机这一个产业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力争把航空制造业、航天产业、北斗时空信息产业、低空经济产业等4个产业集群打造为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通航整机制造、大飞机配套产业、北斗产业和规模应用、商业航天、通航维修及运营保障等5大体系,巩固提升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高超声速飞行器、飞机起降、减速传动、机载设备等5大系统能力。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