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冯志文
11月21日,恰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开幕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共同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L.I.S.T.E.N Science Space)正式向公众开放,标志着中国与南非在科技人文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参加L.I.S.T.E.N 科学空间启动仪式的嘉宾有:南非Sci-Bono董事会主席阿贝·维特布伊、首席执行官姆凡洛·恩托比,南非科创部国际合作司代理司长塞西尔·马索卡,南非豪登省执委马托梅·奇洛安,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公参陈敬泉,中国科学技术馆副馆长尹霖等。来自南非科技界、学术界及学生代表100多人参加仪式并参观体验。

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中国和南非有着深厚的友谊。2024年9月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南非科学创新部签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南非科学创新部合作谅解备忘录》,加深两国在公众科技参与、科技人文交流、工程师互认、工程与数学教育、女性参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2025年3月,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期间,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倾听科学空间”的建成开幕正是落实此协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科学空间坐落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内,占地约200平方米,融合科学展示、互动体验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空间设置了四大特色展区:在“思维训练”展区,观众可以通过六大主题展品激发创新思维;在“非遗科韵”展区,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中蕴含的科学智慧将通过互动展品生动呈现;“VR体验”展区将带领观众开启“星际友好计划”太空探索之旅;而“神机百变”展区的仿生机器狗则将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此外,空间还将定期举办开放式科学课堂,让观众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乐趣。
中国科学技术馆作为项目的主要资源提供方,将其丰富的展教资源与科普经验融入空间建设。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则凭借其对非洲科普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本地化优势,确保空间内容与当地观众产生共鸣。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成为中南科技教育合作的典范之作。
“倾听科学空间”不仅是中南科普基础设施的简单叠加,更是两国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其建成开放,既展现了新时代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蓬勃活力,也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

陈敬泉公参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普及和科学参与是实现科学平等和技术平等的关键途径。我们每个人都有权获取、使用和享受科技成果。这正是我们‘聆听’科学空间开放的意义所在。科学外交的使命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这与南非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主题以及南非的‘乌班图’精神完美契合”。
值得关注的是,“倾听科学空间”的开幕时间正值南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届时,这一融合中南智慧的科学空间将作为中非友好合作的示范项目,向与会各国嘉宾展示科技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未来,双方将以该空间为平台,持续拓展合作领域,通过联合研发展教内容、共建数字资源库、开展人员交流等方式,为深化中非友谊、促进民心相通注入持久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