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11月22日,2025年中俄工业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项赛中小学组总决赛在上合示范区举行。来自中俄两国近3000名优秀青少年选手同台竞技。
据了解,此次比赛自2025年4月份开始,在中俄两国多个城市举办海选赛,报名参赛选手超过2万人。竞赛内容覆盖机器人、AI智能、创意编程、无人机等多个前沿领域。

“这类科技赛事的举办,为中俄两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平台,给参与交流活动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有价值的知识,促进了中俄在科教领域的互学互鉴。”俄罗斯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欧阳兰说。
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丹尼尔·苏哈诺夫表示,通过在青岛上合示范区举行的比赛,两国青少年团结协作,一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超越了语言和文化国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华庆表示,此次大赛不仅是竞技的擂台,更是中俄青少年以科技为媒、共绘创新未来的友谊之桥;是两国携手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创新合作根基的重要平台,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科技的种子。

“很高兴能来到中国青岛上合示范区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我结识到了一些中国朋友,我们一起交流技术,特别开心。”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参赛选手塔玛拉·科利亚斯尼科娃说。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上合示范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培育科技领域合作增长点,加快推进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合作步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合示范区搭建起中国—上合组织科技合作创新中心、上合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等系列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在上合组织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便捷流动、深度交融。
“希望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不断深化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为搭建中俄两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交流互动平台贡献力量。”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刚表示。
开幕式后,中俄青少年科技素养教育交流活动同步举行。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