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露 林巾琳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举行。当地时间11月19日,在COP30“中国角”主办的“生态强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实践”特色活动上,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孙春日以《“零碳绿电 泽山赋水”——桂林零碳绿电联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与担当》为题,向国际社会展示广西电网公司从守护广西桂林的绿水青山出发,为全球气候治理和低碳转型贡献的“中国力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相关年度会议。会议期间,位于会场内的“中国角”举办多场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果。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推动实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作为践行中国绿色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承诺的排头兵,在多个方面支撑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广西电网公司是南方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积极响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及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政策要求,落实南方电网公司部署,本着“立足广西,面向东盟,融入全球”的理念,牵头成立了中国能源电力领域首个绿色转型产学研用融合的公益组织——桂林零碳绿电联盟(以下简称为联盟),涵盖能源电力、高校、科研机构等63家头部企业、单位,构建“源网荷储”全链条区域协同平台。
广西电网公司发挥链长作用,积极联动联盟上下游企业,搭建新能源发展生态圈联盟,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配合政府开展广西能源规划并推动新能源“应并尽并”,市场主体多用绿电。投运中国首座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和消纳水平。广西已形成风光水火核储全品类电源的多元供给格局,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为中国南方区域最高,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85%,每4度电就有3度是“零碳电”。
聚焦升级绿色电网,联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以清洁低碳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应用全球首款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大瓦特·驭电”为低碳网架提供精确规划支撑,电网节能设备占比提升了8.4%,构建全链条绿色供应体系并融合全流程ESG管理,推动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
联盟企业共同融入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拓宽低碳市场,构建绿色消费生态圈。目前,广西集中式风电光伏全量入市,实现绿电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开展碳足迹溯源研究,为企业优化全生命周期能耗管理献计献策;推动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电氢协同等新业态发展成可调度新型主体;建成充电桩超1.9万支,覆盖了全区92%的行政乡镇;在广西桂林漓江等景区推动竹筏、游船等用油设备“油改电”,预计全年电能替代电量达50亿千瓦时。今年,广西绿电交易量已达150.55亿千瓦时,为中国南方区域最高。
锚定创新示范,联盟企业联合成立能源电力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在量子量测、无线传能、人工智能、电碳协同、新型材料等前沿技术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并打造零碳文旅、零碳口岸、零碳园区等示范。同时,筹建中国-东盟能源学院、中国-东盟能源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将与周边国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共享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化成果,融入全球能源治理大格局。
活动期间,广西电网公司与联盟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受到了各国代表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