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分会、全联新能源商会低碳减排专委会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观察研讨会”。会议以“减污降碳视角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煤电清洁化低碳化发展、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和消纳比例、电力行业减污降碳历程及展望等议题展开探讨交流。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分会副会长刘映华说,过去十余年间,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蓝天保卫战”系列部署,再到“双碳”目标的明确指引,电力行业始终站在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的前沿阵地,以成效助推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双下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稳步攀升,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全联新能源商会低碳减排专委会副秘书长王社平说,电力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需要破解消纳利用、电网适配等挑战;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可靠有序替代,需要技术创新和机制保障“双轮”驱动,通过煤电角色转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荷测资源协调调度等,共同推动能源电力系统向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演进。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代理中国区总监万薇说,电力行业在减污降碳进程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伴随着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等减排措施的实施,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在过去十余年减少了90%以上。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表示,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新能源发电的建设及运行成本持续下降,未来我国有能力打造以新能源为主的“零碳”电力供应系统,进而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以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主体能源的社会;储能技术高效协同,将共同保障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陈宗法说,煤电在构建新型电⼒系统进程中⾯临着“新挑战”。例如为实现新能源⾼⽐例消纳,频繁启停、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将成为煤电运⾏的新常态,因此,供电煤耗、度电碳排放及设备安全故障近年来不降反升;电⼒系统灵活调节资源多元快速发展,包括虚拟电⼚、⻋⽹互动,绿电直连等,不仅带来系统成本增加,也给传统煤电带来竞争与压⼒。他说,“十五五”期间将推进“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核⼼⽬标是灵活低碳。煤电要成为促消纳、保供应、稳系统的“多能型选手”,灵活发电是灵魂、低碳发电是⽅向、清洁发电是基础、⾼效发电是关键、智能发电是标配。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空气质量项目总监张伟豪说,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在这背后,能源电力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为之作出巨大贡献。比如我国燃煤电厂实现污染物大幅减排,关键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现已构建起覆盖排放标准、技术指南、工程规范、环境监测及运行管理的全流程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促进燃煤电厂烟气治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行业治理提供了借鉴与示范。在我国未来的减污降碳进程中,电力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