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挖掘“天然宝库”  壮大亿元产业

2025-11-22 22:18: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程源

在将食药用菌产业做大到三亿元体量之后,山东省临清市正在深挖食药用菌全产业链价值,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11月21日,在当地召开的2025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创新会议上,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上述探索提供了诸多借鉴。

长久以来,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的县级市临清打造了食药用菌的独家名片。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这里食药用菌种植面积达3500亩,年产量1.96万吨,年产值约3亿元。

一包食药用菌变成了90多种产品

记者来到临清市徐庄村,这里的道路旁排列着几十个明黄色的集装箱。

“这是我们的菌菇养殖智慧方舱。”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生物)总经理王荣祥向记者介绍,智慧方舱可以种植金耳、灵芝、桑黄等多种菌菇类农作物,这是一项利用先进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云计算、大数据、5G和AI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创新项目。

说话间,王荣祥打开手机软件,方舱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数据一目了然,还可以手动调控以确保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王荣祥说,方舱内部通过高精度的多功能传感器,精密监控金耳生长过程,通过AI技术能够自动匹配生长模型,为食用菌生产提供最佳的人工环境和所需养分。

记者了解到,仅金耳产业,当地就布局了600个智慧方舱,年产量突破9000吨金耳,进入全国高端商超体系。

一包食药用菌可以变成什么?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冬梅给出了答案——它可以变成中药饮片、功能食品等90多种产品。

“中国桑黄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很多地方还不太知道什么是桑黄的时候,临清就已经开始把桑黄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发展。”对临清桑黄产业十分熟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认为,临清的桑黄之所以能够大卖,能够卖到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证明了它在很多病上有明确的疗效。

专家表示,食药用菌被誉为“天然药库”,从抗肿瘤到调节多种慢病,它的功效超乎想象。

“三链协同”下的食药用菌产业大有可为

“临清依托黄河故道古桑资源,构建了从菌种选育、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超向记者表示,我们通过参与制定《黄河故道桑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牵头发布《桑黄栽培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并建成李玉院士工作站,当地形成了科技引领、三产融合的现代菌业体系。

桑黄是临清食药用菌产业的代表品种,也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临清椹果”“临清桑叶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当地人善于玩转高科技。据了解,临清当地建有桑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研发了桑黄中药饮片、桑黄粉、桑黄茶、桑黄咖啡、桑黄酒等系列产品50余种,年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元。

但临清人并不满足。药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还需要什么?在2025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创新会议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授牌及“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是该市的大动作,标志着临清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产品科研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除此之外,当地将食药用菌产业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编制专项高质量发展规划,强化龙头带动,支持企业开展研发与跨境销售。同时,推动桑黄产业与文旅融合,改造升级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建成桑黄博物馆、桑黄文旅酒店,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食药用菌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要素支撑保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提升。”临清市委书记张志刚说。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