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老旧电梯”更新难题 科技赋能楼宇交通升级

2025-11-23 20:02: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电梯总量达1153.24万台。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数量达90万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老旧电梯换新市场迎来广阔前景。2025年,国家依托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将电梯更新列为重点任务。以住宅老旧电梯更新为例,《北京市202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到,要完成2.6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

在老旧电梯换新过程中,居民不仅担忧新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期间的出行不便也成为一大顾虑。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兆凯认为,在旧改过程中,电梯企业必须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社区合伙人”。不只是提供技术方案,更要主动参与沟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解释技术优势,化解疑虑。这种“技术硬实力”与“沟通软实力”的结合,是项目得以高效推进、并获得居民认可的关键。

“在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禄德嘉苑小区的电梯改造项目启动前,我们通过协同机制,与党总支、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提前排摸每栋楼中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比如有老人需要定期就医、有居民近期办喜事等,动态调整施工时序,并通过社工一对一沟通临时出行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于兆凯说。

在技术层面,为禄德嘉苑小区更换的新电梯,东芝电梯采用了光幕门保护系统,替代传统机械触板,实现无接触感应,避免夹人风险,尤其对行动缓慢的老人更友好。同时,双抱闸系统和双 CPU 控制柜的设计,从硬件层面提升了运行安全性,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电梯不只是换新,更是升级”。

“老旧小区电梯改造过程中,常因既有建筑井道空间有限、结构条件多样而面临适配难题。以禄德嘉苑小区为例,部分楼栋的井道宽度无法直接匹配新电梯标准尺寸。”于兆凯说,“针对此类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调整钢丝绳结构、优化门机机架位置等方式,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的设备适配;另一方面,采用体积更小、噪声较低的小型永磁同步主机,有助于适应狭窄井道环境,同时提升电梯运行速度。这一方案对井道土建条件要求较为灵活,可在不扩大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运行效率和轿厢空间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为了降低居民的换梯成本,东芝电梯采用了保留地坎与小门套的更新方案,不仅降低了材料与施工成本,也减少了对建筑本体的破坏,有效缩短了工期。此外,借助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新一代电梯可配备远程监视系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及时识别并处理故障,保障电梯长期稳定运行。

在老旧小区电梯改造中,智能化技术与居民出行需求的结合,正逐步推动城市楼宇“垂直交通”向更高效、安全与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在老旧电梯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据行业报告预测,2024年-2027年全国电梯更新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25%,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

于兆凯表示,未来,东芝电梯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智能化、绿色化电梯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进一步完善全域服务生态,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从前期咨询、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到后期维护保养的全流程服务,助力更多老旧小区实现电梯换新,推动城市楼宇交通升级。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