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刘桂源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获悉,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王洵教授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洪武系列大型固定翼无人飞行训练系统,凭借核心技术突破、完整产品体系及广泛应用落地,成为高校产学研融合的标杆成果。该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多机型一体化专业训练平台的空白,更破解了无人机操控人才培养的行业痛点,为我国无人机产业专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操控人才培养一直面临训练设备适配性差、仿真度低、教学资源零散等难题。国内现有训练系统多局限于单一机型,且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难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打破这一困境,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团队自2022年项目立项以来,聚焦市场需求开展专项攻关,历经三年迭代优化,构建起完备的产品谱系与技术体系。

该成果集成自研软硬件核心技术,形成涵盖训练设备、教学资源、场景适配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率先采用CC占用网络技术生成视景,高度还原真实飞行环境,达到FTD5级训练系统水平。硬件方面通过精简电路设计、升级国产主控芯片,成本降低70%,采样精度超同类产品16倍;软件以ApollocyberRT、RTOS为核心,整合定位、控制等多功能模块,可实现多型无人机全天候全地形仿真训练。配套的自研战场态势感知系统、飞行综合训练平台及数字化课程资源,全方位提升训练体验。
成果转化过程中,团队依托学校支持创建成都成珩永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由校地合作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产业化。目前,该系统已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投入使用,更被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列为推荐产品。
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拓展消防救援等更多应用场景。该成果的规模化推广,将有效缓解无人机操控人才培养瓶颈,推动国产无人机训练设备自主可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行业价值。
(受访团队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