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近日,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ICAS 2025)在上海举行。国内外专家围绕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在钢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材料组织调控与基础理论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来钢铁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据悉,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ICAS)源自“超细晶粒结构国际研讨会”(ISUGS)与“先进结构钢国际大会”(ICASS)。自2010年两会合并、成功举办首届ICAS后,已成长为全球先进材料领域创新交流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届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日本铁钢协会、韩国金属与材料学会、印度金属学会等国际学术机构协同组织,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上善院”)以及钢铁研究总院共同承办。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在会上表示,全球钢铁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以及全球协同创新生态的完善,仍需业界共同努力。中国钢铁工业正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期待与国际同行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全球钢铁工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开放的新阶段。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Peter Hodgson教授在会上表示,钢铁材料研究已超越对传统强韧化提升的单一追求,正步入一个更具全局视野的新阶段。本次会议将绿色技术列为核心议题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体现。他强调,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未来趋势,应用须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基石,方能借助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加速新材料开发,推动现代钢铁由板材、线材向多元产品延伸。最后,他鼓励年轻学者积极投身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并期待在会议期间与各方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钢铁材料的未来可能。
Tadashi Furuhara、Hyoung Seop Kim、曹文全等国内外专家在大会报告中系统探讨了长寿命轴承钢面临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控温加热在先进高强钢微观组织与性能设计中的关键作用,系统阐述了多异质结构钢与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与研究进展。
加快前沿技术转化落地,上善院落地嘉善两年多来,一路向“新”而行,以更大力度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嘉善县委常委、副县长陶红亚在会上表示,上善院聚焦国际先进钢铁材料,已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强度级别的19.8级紧固件、最高等级的装甲防护材料等系列硬核科技成果。
本届会议期间共设置9个专题分会场,涵盖82场口头报告与45场海报展示,内容全面丰富。分会场主题包括物理冶金基础、性能评价和组织演变、合金化、新流程冶金学、人工智能与钢铁技术融合、功能化钢铁材料、钢铁材料性能与应用、新铁与应用、绿色钢铁技术等,全面展现了当前钢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