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截至今年9月末,我市万元GDP能耗强度较2020年下降16%。”在11月25日陕西省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曹治公布了这一数据。
“十四五”以来,榆林全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低碳转型。曹治表示,当地围绕“多能融合、清洁高效”主线,着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在能源生产侧,新能源装机实现翻番,氢能利用取得突破。在消费侧,当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累计更新工业落后设备2.88万台,淘汰落后煤电机组41.7万千瓦。
科技创新是榆林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曹治介绍,榆林通过“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周期模式,聚力打造三大基地。“低温氨分解制氢等10项技术取得突破,全球规模最大的氢化镁等3个中试项目试验成功。”此外,榆林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规模已达115万吨,为区域降碳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十四五”以来,由榆林牵头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榆林围绕煤化工产业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发展和多能融合主线,全力推进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