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应丨解密载人航天首次应急发射任务

2025-11-26 22:06:5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11月25日12时11分,搭载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当日15时50分,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转入组合体停靠段,后续将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的返回飞船。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实施应急发射任务,采用的是16天应急发射方案。任务是怎样启动实施的?与常规发射有何不同?中国空间站在确保安全性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从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火箭、发射场系统进行了了解。

第一问:本次应急发射任务是怎样启动实施的?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神舟二十号飞船舷窗出现细微裂纹后,科研人员通过状态判读、设计复核、试验验证和综合研判评估,作出了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放行条件的结论,任务总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20天时间里,工程全线从容应对,广大参研参试单位大力协同,稳步高效完成风险分析评估、方案论证决策、人员物资调动、乘组换船返回、飞船应急发射等工作。

总指挥部决策实施应急发射后,正在发射场待命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和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迅速转入待发状态,先后开展了相关测试和总检查,以及推进剂加注等工作。

由于神舟二十号乘组已顺利返回,空间站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乘组在轨安全、状态良好。综合考虑空间站安全、任务实施流程、发射窗口条件等因素,为确保发射和交会对接圆满成功,本次优选了16天应急发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16天方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备有8.5天应急发射方案。如果空间站或航天员出现重大突发紧急情况,我国将果断采用8.5天应急发射方案,帮助航天员尽快返回地面。

第二问:应急发射与常规发射有何不同?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是新批次的首艘飞船。相比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做了较多技术状态更改,比如仪表及返回舱布局、遥测采集中控单元、备份伞舱盖防撞气囊等都有优化改进,飞船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于2025年9月出厂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总装和测试工作,自10月31日起在发射场待命。此次作为神舟二十一号乘组的应急救援飞船,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以无人状态发射,搭载上行物资,与载人状态发射的主要区别就是没有航天员。但16天应急发射任务具有流程紧凑、强度大、节奏快等特点,而且是首次开展,给飞船系统带来了很大考验。为确保圆满成功,飞船的其他状态维持不变,所有测试流程和准备工作都是按照载人标准进行的。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专家介绍,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的基本技术状态维持不变,飞行总体方案也基本不变。为了争取时间,将原本30天的流程压缩为16天,型号团队对发射场流程项目进行了调整,包括简化部分电气系统测试项目、将全系统发射演练改为船箭地联合检查,由于没有航天员,对逃逸系统的部分工作项目也进行了精简。虽然取消了部分测试,但这些项目都可以在其他测试中得到验证,依旧能保证测试覆盖的全面性。

一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都采用“发一备一”的滚动备份模式,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后,发射场将在短期内没有备份飞船和火箭。不过记者了解到,神舟二十三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二十三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总测工作,完成相关工作后会尽快进入发射场,转入应急待命状态。

第三问:中国空间站在确保安全性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和应用与发展阶段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采取了一系列防控风险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空间站正常运行和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

据了解,为确保运行安全,中国空间站从设计时就考虑了问天舱与核心舱的备份、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三舱轨控备份等策略。在空间碎片防护方面,对大于10厘米的碎片,主要通过主动规避方式来防御;对于1厘米以下的碎片,主要通过空间站外壁安装的防护装置来防御;对介于两者之间的碎片,主要通过撞击感知,确定被撞击的位置,在出现泄漏时转入压力应急状态,开展堵漏工作。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