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金晓馨
11月2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对接会上,海水淡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启动。这是中国首个贯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工程应用—标准引领”全链条的海水淡化公共服务平台。

海水淡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由青岛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携手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打造,聚焦检验检测、技术孵化、标准研制、联合攻关四大功能模块,着力打造开放共享、协同高效、机制灵活的创新服务生态。
青岛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彬介绍,海水淡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启动,不仅有助于加速突破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国产装备的升级,还将系统构建起集“前沿技术策源地、成果转化中试桥、产业集群加速器、标准规则引领塔”于一体的协同创新联合体。

现场举行了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联盟换届仪式。青岛水务集团担任本届联盟理事长单位。目前,该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9家,覆盖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为科技创新、产业对接、业务拓展搭建了平台和桥梁。会上还成立了青岛市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专家委员会、青岛市节约用水产业联盟。
会上,青岛水务集团发布了海水淡化全流程技术体系等4项重要成果及5项技术攻关需求。14家行业头部企业、机构组建海之泉协同创新平台。9家单位通过路演集中展示了绿色水处理技术创新、高性能膜材料制备工艺、高效高压泵应用研发及海水淡化产业金融实践模式等成果,现场共达成合作意向39项。

发展海水淡化是破解水资源不足困局的有效路径。青岛市是国内较早开展海水淡化研究和综合利用的城市之一,于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城市和产业化基地。青岛将海水淡化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走出了一条“建投管运”于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青岛市海水淡化规模达每日34.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2%,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是全国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项目。
本次对接会以“共筑生态圈·产业向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技术、人才、市场、资本”等各方资源,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生态体系。
(青岛水务集团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