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离我们有多远?早关注早预防

2025-11-26 17:55:03 来源: 新华社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蔺娟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又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由于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哪些原因会导致心衰?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心衰?如何预防和治疗心衰?听听专家怎么说。

“我们的身体如同一辆高性能跑车,而心脏就是跑车的发动机。当发生心力衰竭,就如同发动机的功率骤然下降,使得跑车无法再全速前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飞说,造成心衰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等。此外,一些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以及脚气病等都可能成为心衰的诱因。除了疾病因素外,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心衰的风险。年龄和遗传因素同样在心衰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飞介绍,心衰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活动时气促,容易感到乏力、头晕等不适。随着病情逐渐发展,症状会逐渐加重,此时会出现更明显的临床表现。心衰患者可能会出现两侧下肢的水肿,尤其是在脚踝及足部,平卧时咳嗽或气紧,需要端坐后才能缓解,还会出现恶心、腹胀及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具有心衰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出现上述不适,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沈敏介绍,针对心衰的治疗主要是祛除诱因、治疗原发病、缓解症状以及防止并发症四个方面。除药物治疗之外,许多心衰的器械治疗方案也已在临床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沈敏提醒,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时一定要多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心衰发生的几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饮食,少吃高盐、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肌功能;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遇有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表示,心力衰竭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可以管理和控制。通过了解心力衰竭的成因,识别其症状,合理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