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重庆将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力争到2030年数量较2025年翻一番,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1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就“十五五”时期重庆科技创新领域的部署安排作出解读。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激发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根基和核心引擎,要以超常规方式来推动发展模式从主要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明炬认为,这个要求既是新重庆建设的必由之路,也为“十五五”重庆科技工作指明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住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抢抓世界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重构重塑的时机,以“416”科技创新布局为核心,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变革性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条主线,谋早、谋新、谋实,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质增效、重点突破,努力在全国创新版图中争创新地位。重庆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抓好落实。
重庆将以成渝中线科创走廊为主轴,以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为极核,构建“双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着力打造一批战略科技力量,以更大力度、更大改革来加快重庆实验室建设,争取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落子布局”在重庆,并在生物制造、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新质创新平台。同时,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重庆将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建设高水平产业创新综合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攻关机制,全链条突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明炬特别强调,将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此外,将统筹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推动科研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重庆将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改革,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校企人才流动机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协同育人体系,集聚高层次科创人才。在金融支持方面,该市将引导“耐心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发展科技金融,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提升重庆科技开放合作能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