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只!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成祁连山系重要雪豹栖息地

2025-11-26 19:50:3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11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宣传部获悉,最新调查评估显示,位于该县境内的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识别出雪豹个体57只,该保护区已成为雪豹在祁连山系的一个重要栖息地。

大通县政府副县长张明介绍,2005年,大通北川河源区被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有才介绍,2024年启动的保护区雪豹种群和栖息地调查评估,综合应用红外相机法、痕迹调查法和分子粪便学等方法,并采用物种分布模型、空间标记重捕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开展了雪豹种群和栖息地的系统研究。

本次调查评估,共识别出雪豹个体57只,包含43只成年个体,3只亚成和11只幼年雪豹,其中包含10个雪豹家庭,显现出良好的雪豹种群活力。

据悉,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上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构建了一套立体化的保护网络。在现代科技方面,该保护区正积极打造一张图孪生可视化系统,通过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以及无人机巡护等技术手段,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了对保护区状况的实时感知和高效管理。在人文关怀方面,保护区吸纳当地居民成为生态管护员,并与相关单位联合成立了全省首个生态警务室,通过多方联动,形成了保护合力。

北京市海淀区陆桥生态中心技术员马仪雯介绍,调查结果显示,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个物种组成丰富、食物网结构完整、珍稀濒危物种高度富集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与关键生态系统。

“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完整保存了一个以雪豹为旗舰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珍稀猫科动物群落,由雪豹、猞猁、兔狲、荒漠猫、豹猫五种栖息于青藏高原的典型中小型猫科动物组成,以及支撑该群落的健康生态系统。”马仪雯说。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西宁植物园科普宣教与对外交流部部长齐新章表示,2024年,西宁市开始打造“雪豹之都”,如今,科学的调查结果告诉人们,西宁不仅有雪豹,而且数量远超曾经的预想。“这为每一位西宁人打造‘雪豹之都’,注入了最坚实的底气。”齐新章说。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