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路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瑞金医院创新中心迎来5家研究院入驻,上海械谷入驻率超90%,联影医疗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设备成功获批上市……上海嘉定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愿景,正在以令人欣喜的速度变为现实。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1月26日,2025年嘉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高端医疗产业集群创新合作论坛在上海械谷举行。
嘉定区作为上海市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之一,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具有独特优势。这里不仅拥有瑞金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顶级创新资源,更集聚了联影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嘉定区正在积极打造“上海械谷”和“联影小镇”,一个专注“器械”,一个聚焦高端医疗“设备”,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根据《嘉定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将嘉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在创新维度上,实现“双新增”: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100件,在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30件;新增2至3家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专业孵化器等高质量创新平台。在企业维度上,培育“双梯队”:既要培育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2至3家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也要涌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独特工艺的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在产业维度上,要实现“双突破”:到2027年,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值达250亿元,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我们正在推动的‘医生做链主、企业做链心、政府做链长、园区做合伙人’产医融合模式,形成‘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的闭环,让创新效率大大提升。”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说。

产业的升级,离不开科技研发的坚实支撑;创新的生态有赖于高端要素的持续汇聚。现场,一批聚焦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前沿领域的高水平科研机构集中入驻上海械谷。同时,瑞金医院与迈瑞医疗强强联合,共建瑞金—迈瑞前沿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推动临床资源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按下加速键。大会还发布了五项医工交叉代表性成果,涵盖软镜机器人、可弯超声刀、光子计数能谱CT、云胶片系统及测序仪等项目,展现了嘉定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创新活力。

为进一步构建协同开放的产业生态,大会推出了五大医疗器械协同创新场景,包括昕诺创新医疗器械验证及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一站式服务平台、联影医信通全球领先的医疗产业互联网平台、上海医药现代药械创新平台、稳健医疗健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南翔)国际精准医学创新中心。这些场景覆盖从前沿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将有力促进政企协同与功能集成。
“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并非单一设备,而是组合式解决方案。但单一供应商往往难以兼顾临床应用、科研支持、医保适配、降本增效等多元化需求。因此,依托联影医疗的客户需求导向,我们搭建了联影医信通平台——平台立足上海嘉定,服务覆盖全国。”上海联影医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建军介绍道。
据悉,该平台已稳定运营五年,目前已聚合2000余家医疗器械供应商资源,为全国1.3万家医疗机构提供综合性医疗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2025年,平台将正式启动出海计划,首阶段以东南亚市场为核心,逐步拓展海外服务版图。
随着“嘉定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合作”的正式启动,嘉定区在推动产业全球化布局、融入国际创新体系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