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超10万人的国内最大区块链开源生态社区,集合产学研专家、重大数字工程实践案例;完整的自主可控区块链课程体系,将抽象理论融入代码实践;鼓励大胆探索区块链最前沿的大赛……
记者获悉,这套依托长安链开源生态社区的人才培养范式,已覆盖北大、北航、北理工等10余所高校的上千名学生,为不断提速壮大的国家级区块链网络厚植人才根基。
作为一门前沿信息技术,区块链已经进入不少高校的课堂。但与此同时,一些缺憾也逐步显现。“理论多、实践浅”,与实际应用脱节,成为不少学生走向社会后难以施展本领的遗憾。
今年9月新学期起,北航、北理工等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迎来全新的区块链课程体系,包括《区块链基础与长安链开发实践教材》,集成了丰富模块的云端实训平台,近百份难度分级、步骤详尽的实验指导手册,适配本科、研究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案等。这是我国首套、也是目前最完整的自主可控区块链课程体系。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正高级研究员肖臻认为,这套以“实”为先的人才培养创新范式,有效打破了校内校外壁垒,让学生真正置身于工程研发一线。“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动脑、动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成果也不会束之高阁,甚至有机会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发挥作用,青年人才正需要这样的实战历练,加速成长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实后备力量。”肖臻说。
日前,“长安链开发大赛”也已正式启动,设立“应用实践”与“前沿探索”双赛道,既鼓励学生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锤炼工程实践能力,也引导他们勇闯技术“无人区”——在共识算法、并行处理等底层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点燃”大脑最深处的创新源动力。

网友评论